我有個朋友,家裏兄弟姐妹五個,全部都不想結婚。
最大的大姐90年出生,今年也32歲了,從來沒有談過戀愛。
好在他們的父母很開明,從來不會在婚姻問題上給孩子們施加壓力。然而有些父母是這樣的,雖然嘴上不催,心裏卻著急得要死,每天偷偷失眠到半夜。
還有的父母就比較直接,面對孩子不戀愛不催婚,是各種施壓,各種逼迫,結果就是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鬧得很僵。
更甚者,因為逼迫孩子結婚,母親自己精神幾乎崩潰,孩子也因此得上了抑鬱症,兩邊都不討好。
所以對待催婚這件事,提醒廣大父母還是要學會理性。年代不同了,如今的年輕人大多有自己的想法,很多事情並不會完全按照父母的意見來,所以當你沒法說服孩子的時候,只能說服自己釋懷,唯有這樣,日子才不至於那麼艱難。
01。
28歲之前,薇薇一直都是令人羡慕的“別人家的孩子”,讀書時是學霸,畢業後順利進了外企,因為能力出色,幾年之後便升了經理。
因此她是同齡孩子中最早買房買車的人,第一批走向成功的人。為此薇薇媽每次碰到鄰居都要讚美自己的孩子幾句。然而這些優越感在薇薇28歲之後卻慢慢消失了。
女人到了28歲,會明顯感覺到來自社會、父母的催婚壓力。從前薇薇媽從來沒想過薇薇的個人問題會這麼難解決,畢竟薇薇各方麵條件都不差,性格也不孤僻,對人也很有禮貌。
可奇怪的是,儘管身邊不乏一些優秀的追求者,但她對於談戀愛卻是一點興趣也沒有。起初薇薇媽還以為女兒性取向有問題,幾次試探後,發現女兒不喜歡女孩,才終於寬了心。
可即便這樣,她還是遲遲不戀愛,薇薇媽從25歲開始只是偶爾提一提該找對象的事,到了28歲時明顯急了,言語上也更加直接了些,可薇薇依舊一副我行我素,絲毫不想改變現狀的樣子。
很快便晃到了30歲,30歲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分水嶺,過了30歲以後女人也會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麼,因此這個時候再用傳統的思想逼迫她們相親甚至結婚,似乎就要難了一些。
02。
因為催婚的矛盾,薇薇和母親的關係明顯變得緊張了一些。好在她買了房子後就搬出去單獨住了,少了見面的時間還好一些。
原本薇薇每個月會回家吃個飯,順便住一晚,可自從和母親關係變了以後,她就很少回家住了,吃飯基本上也是到點回來,吃完了藉口有事立刻這樣。
這樣薇薇媽就是想好好和女兒聊一聊也沒有時間,至於打電話,每次沒聊幾句兩個人就吵起來,後來薇薇乾脆告訴她媽,沒事少打電話,反正打了也不接。
這幾年,薇薇媽明顯感覺老了很多,為了女兒的婚事,她是真的操碎了心。別人家的孩子好歹是戀愛談了分,分了又談,起碼還算正常,可薇薇長這麼大一次戀愛也沒有談過,每次問她都說不想談,不想結婚。
上個月,薇薇的堂妹珠珠帶了男朋友回家商量婚事,這件事深深刺激到了薇薇媽。要知道珠珠才26歲,無論身材學歷工作,跟薇薇都沒法比,可她卻早早解決了個人問題。
而且男方的家境、學識都很不錯,這讓薇薇媽眼紅得不行。也許是積攢了太久的怨言,那一刻她終於爆發了,給薇薇打了一個電話,別的什麼也沒說,就說了一句:生你養你這麼大有什麼用,我還不如生塊石頭。
03。
人在生氣時,容易口不擇言。發現沒有,越是你在乎的人,反而越容易說出難聽的話,而對於外人,我們反而顯得客客氣氣。
真是應了那句話:把最壞的脾氣都留給了最愛的人。
薇薇和她媽何嘗不是如此,作為母女,她們是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,但是因為彼此生活觀念的不同,導致兩個人的想法很難一致。
對於薇薇來說,她覺得自己是成年人,有獨立的思維,所以她希望生活能夠由自己支配,她希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,結不結婚,談不談戀愛,是她個人的事,她有權做決定。
但對於薇薇媽來說,她的觀念更為保守,她覺得女人就應該結婚生子,所以當她看到女兒不結婚不戀愛甚至也不願意出去社交,她是真的無法理解。
因為不理解,所以反而容易引起更大的誤會,這時候除非彼此能夠坐下來好好聊一聊,搞清楚對方心裏的想法,或許這個結才能真的解開。
在這裏,我也想告知廣大的父母一句,當你越是著急時,反而要表現得越鎮定,因為你要做的不是讓孩子來體諒你的不容易,或者說為了你的面子而結婚,而是要告訴她,你希望她結婚的原因,是怕沒有人照顧她,是怕她孤獨,只有當你站在她的角度思考問題,才有可能真正說服她,否則只能激發矛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