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(省腦科醫院)睡眠障礙及神經症科接診了一位15歲的初三學生小李。 他雙手手腕上佈滿了反覆割傷的疤痕,這一情景令人痛心。 當接診醫生詢問他割腕時的感受時,小李回答道:「不疼,反而感覺很舒服,當我看到血的那一刻,我感覺我重生了。 ”
據小李的家人描述,近半年來,孩子的行為逐漸變得異常。 他時而沉默寡言,整天將自己關在房間裡; 時而又對家人朋友異常熱情,表現出巨集大的夢想和豪言壯語。 經過全面的檢查和鑒別診斷,小李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。
睡眠障礙及神經症科副主任、副主任醫師陳金虹介紹,雙相情感障礙與抑鬱症同屬心境障礙,但它是一種更為複雜的重性精神疾病。 患者會經歷躁狂與抑鬱的交替發作,情緒在極端之間劇烈波動。 在躁狂階段,患者會表現出極度快樂、思維跳躍和精力旺盛; 而在抑鬱階段,則會感到極度沮喪、孤僻,甚至產生自殺念頭。
睡眠障礙及神經症科主任、主任醫師曾憲祥強調,儘管人們普遍認為抑鬱症的自殺風險很高,但實際上,雙相情感障礙的自殺率往往更高。 這類患者的自殺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倍,25%-50%的患者有過自殺行為,其中11%-19%最終自殺身亡。 特別是年輕患者,在首次診斷後的第一年尤其容易發生自殺行為,且自殺往往毫無徵兆。
此外,還存在一個常見誤解,即雙相患者的自殺行為只發生在抑鬱階段。 事實上,躁狂症發作同樣可能導致嚴重後果。 隨著病情的進展,患者會深陷於急躁和易怒的情緒中,影響其判斷力,最終導致不計後果的行為。
針對小李的病情,睡眠障礙及神經症科的醫護人員為他制定了全面的診療方案。 除了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和心理治療等基礎治療外,還鼓勵他參與科室開展的工娛活動,以調節情志。 同時,醫護人員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關係,更好地瞭解他的想法,調動他的主觀能動性,增強其對生活的信心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。
對於雙相障礙患者及家屬而言,預防自殺至關重要。 患者應堅持服藥、定期複診,並學會識別警告信號。 當情緒波動大難以控制時,應及時與醫生溝通,防止傷害自己或他人。 無論是在住院期間還是康複出院后,患者都需要家庭和社會的支援與接納,這能使他們增強自信心和戰勝疾病的勇氣。 (紅網通訊員郭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