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人居福地,福地養福人。
我們在修建房子的時候,都會選擇風水不錯的地方。
可是風水好不好,似乎是玄學,三五句話說不清。
那麼,什麼樣的地方,才是福地呢?
說白了,地方好不好,是地理環境決定的,也是人文環境決定的。
最可恨的是,很多家庭,好風水到家了,還渾然不覺,等風水走了,恍然大悟。
俗話說:“風水輪流轉,明年到我家。”
世上的一切都在變,能夠在變數中,抓住發展的機會,那麼家庭就越來越興旺。
我們多角度觀察後,就會發現,房子周圍,一旦出現以下幾種情況,說明家就在福地。

01
房子周邊,有人在修路,這是致富的開始。
俗話說:“要想富,先修路。”
作為70後,我出生在山裏,通往縣城的路,是一條砂石路,一到下雨天,就塌方,無法通過。
村裏的人,飽受交通不便的苦。賣菜、賣豬,都因為交通不便,導致價格很低。很多菜都只能倒到小河裏。
當村門口的公路建好之後,很多農產品,都能賣掉了,也有小販,隔三差五來收購。
可悲的是,一些人家,看到有人來修路,就百般阻擾。因為修路,總是會佔有他家的一塊地,或者導致他家門口的車流變大,可能有安全隱患。
當然,也有人純粹是不想湊錢。畢竟很多村裏,修小路,是大家湊錢的。
我們村,這些年發展黃桃種植。
在村後的山坡上,形成一大片果園。
有人組織修一條運輸黃桃的水泥路。張家不同意,一來不舍得掏錢,二來是修路,會佔用他家三棵果樹面積的地。
不得已,大家把路多修了兩百米,繞過了張家的果園。
每到秋天,張家的果園要肩挑手扛,苦不堪言。
收購商也不樂意和張家打交道,因為這運輸,確實成本高一點。
幾年下來,張家吃盡苦頭,還少賺了好幾萬。
《說文》中說:“路,道也。”每一條路,就是一個門道,阻止修路就是堵住了門道,錯失機會。
一定要積極支持修路,因為那是一個地方發展的根本。也說明有人願意來此地投資興業。

02
小鳥來屋簷下安家,說明家是和諧安穩的。
看過一篇科普文章。
科學家研究發現,動物對地震、房屋倒塌等,都可以提前知道。
從物理學的角度看,微小的震動,會引發“次聲波”,動物是感知器官,很快會收到。
唐代詩人杜荀鶴也說過:“大須穩擇安巢處,莫道巢成卻不安。”
若是一個地方,動物都不來,或者動物們都忽然跑走,這就要注意了。
反之,動物都喜歡某個地方,都來安居樂業,這說明這個地方,很自然環境不錯,也很安全。
在農村,我們會發現,很多家庭,都歡迎燕子來做窩。並且不准孩子們打掉燕子窩。
燕子來某房間,說明房間是安全的。同時還能夠捕捉飛蟲,讓周圍的環境變好,保護莊稼。
就是麻雀來屋簷下做窩,很多農村也不會強行趕走。麻雀也是我們的朋友。
事實上,房子周圍的鳥多了,蟲害就少了。
從人文的角度看,鳥和家人,相安無事,那就說明這個家庭,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成功過的。孩子都聽父母的話,不去打擾鳥。
也能夠發現,家人的教養很高,都對動物憂傷。
延伸一下,還能夠判斷,對小動物都善意的人,對自己的家人,也會善意,這就促成了家庭和睦的氛圍。

03
周圍的鄰居越來越多,一個地方自然會蓬勃。
在很久以前,有一個叫古公亶父的人,因為人品好,成為了周族的領袖。
有一段時間,戎狄來侵犯。他就去談判,願意把財產給戎狄,保全村莊。但是戎狄就要村莊的土地。
無奈之下,他就主動搬遷到岐山腳下生活。
村裏人聽說他要搬遷,就紛紛跟隨。很快,岐山又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村莊。
再往後,他的子孫建立了周王朝,他被尊稱為“周太王”。
但凡他居住的地方,都是“行者有資,居者有畜積,民賴其慶”。
難得的是,他的後人太伯、仲雍,遷徙到南方,入鄉隨俗,和當地人一起耕種。也因為人品好,有才學,被擁護為吳太伯。
歷史上,類似的情況有很多。比方說,三國時的田疇,遷徙到徐無山。很多族人都來投靠,就形成了五千多戶的大村落。
田疇把土地分給族人,一起耕種。他還制定規則,讓大家和睦相處;制定婚配禮儀,增加幸福感。
看當下,多少社區,一開始是在郊區,後來成為了市中心。
也有一些村落,零散幾戶,因為產業發展,就彙聚了很多商戶,從而變成了大村鎮。
一些社區,入住率越來越高,因此房價上漲了,做買賣的機會多了。就是社區裏,也能夠開超市。
俗話說: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”
如果你的房子周圍,人多,房子也多了,那就說明,這個地方,是大家公認的福地。

04
當然,還有很多情況,會讓家變成福地。
比方說,你的房子被納入了旅遊區,房子也會被修繕;房子周圍有旅遊景點,你可去做小生意;周圍有新興農業,你借用風景,可以開民宿;流動人多了,你家可以出租房子……
選擇房子的位置,真的不要單純去看後山好不好,有什麼龍脈。還是注重人文因素。
只要家人友愛,鄰里團結,交通便利,產業發展有前景,住在任何地方,都會幸福。
人和萬事興,地利萬事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