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家巴金說過:“朋友是暫時的,家庭是永久的。”
家庭對於人的命運,影響力深遠,可見一斑。
從人生成長來看,小時候的路,是父母扶著走的,長大後的路,總得自己獨行。
太多的父母,不想讓自己的子女輸在起點,因而拼命灌輸讀書、善行改變命運之類的大道理,卻忽視了“群體”改變命運的道理。
很多年輕人學壞,不是骨子裏很壞,而是混錯了群體,同時家庭群體的力量和氛圍不夠。
很多父母以子女讀書厲害、做了好事為榮,認為子女鶴立雞群,就是有出息。殊不知,合群的害處,悄然而至。
《百家講壇》主講人趙玉平,說了這樣一番話:“一只鶴,如果非要去跟雞合群,那麼最終的結果只有兩個:要麼被雞群逼死,要麼被雞群同化。”這就是雞群定律的原型。
顯然,教會子女如何處理個人和群體的關係,學會做不合群的人,很有必要。
01
低層次的群體,只會困住自己。
墨子說:“染於蒼則蒼,染於黃則黃。”
人出生的時候,如同一張白紙,周圍的人是什麼樣子,他很快就會變成什麼樣子。
孩子和孩子交往,互相學習的速度是很快的。
春秋戰國時,孟子失去了父親,跟隨母親一起長大。
家在墓地旁邊,孟子就學會了祭拜的事情;家在集市,孟子就和玩伴,學習屠宰,做小生意;家在學校旁邊,孟子三五天就知道如何行禮了。
令人擔憂的是,好的學不會,壞的一學就會。
戰略理論家布熱津斯基指出:“為了安慰社會中“被遺棄”的人,避免階層衝突,讓企業大批量製造‘乳頭’—令人沉迷的消遣娛樂(比如遊戲)。”
低端的快樂,讓人轉移了視線,不再面對現實生活,也不去思考人生如何。
直到有一天,自己不得不去賺取一日三餐,才驚慌失措,連起碼的生存能力都沒有。
最可怕的是,在小人的群體裏,一個人反復被算計,好端端的家庭,因此就毀掉了。
錯誤的群體,人一旦進入了,要麼同流合污,要麼被苦苦相逼。
在《水滸傳》裏,林沖是一個有名的教頭,妻子被太尉高俅的養子高衙內看上,其朋友陸謙得知情況後,為了利益,站在了高衙內的一邊。
朋友和高衙內聯合起來,導致林沖的妻子被害,林沖不得不到梁山躲避。
並不是所有的玩伴、同學、親友都是來幫忙的,人多不代表力量大,這些社交認知,是子女成長路上,所不知道的,也是很容易導致偏離方向的。
02
合群不合群都沒有關係,只要自己有用。
《菜根譚》有言:“教育弟子如養閨女,最要嚴出入,謹交遊。若一接近匪人,是清靜田中下一不淨的種子,便終身難植嘉禾矣。”
灌輸一些正確的社交智慧,對子女身邊的朋友進行觀察和分析,讓孩子早點知道,合群不合群,關鍵取決於自己的價值,而不是所謂的狐朋狗友,到處應酬,江湖義氣。
很長一段時間,有一個叫何世豪的專科生,被大家熱議。
有人把他稱為“專升天”。
他從小學到高中,成績一般,高考後進入了山東醫專。
滿腦子都是做醫生的樣子,但是宿舍裏的同學,多半在混日子。個個拿著手機玩遊戲,還湊在一起,討論遊戲角色。
有一天夜裏,他在準備英語四級考試,把臺燈打開,室友卻極力反對,因為大家在看恐怖片,打開燈會影響到看片的效果。
爭吵幾句後,室友把他的臺燈摔了。
被逼無奈,他每晚都到廁所裏看書,臉盆倒扣,就是凳子。
雖然遠離了室友,卻仍舊被嘲諷,大家給他一個外號“何五點”,因為他總是學習到淩晨的五點。
直到專科畢業,順利考取了泰山醫學院,所有的嘲諷,戛然而止。
當他考取了碩士,身邊換了一群愛學習的同學,才發現人與人之間,互相鼓勵,是多麼美好的事情。
當一個人的價值持續提升的時候,周圍有沒有群,不那麼重要了。
獨木不成林,但是一枝獨秀是可以的。
陳果老師說過:“社交是非常廉價的,有價值但不高。”
說更直白一些,很多人社交的初衷,是想在群裏,看看誰能夠幫自己,有利用價值。
當我們從學校畢業多年,再去同學聚會,就會發現,混得有名堂的人,大家對他刮目相看,也會聯繫更多。而其本人,並不想和大家牽扯太多,同學一大群,幫了這個,就幫不了那個,也是麻煩。
聰明的父母,會教育自己的孩子,提升自己的價值,比討好群體更重要。
成長路上,同學、老鄉、親戚、玩伴等,是不能回避的,但是可以減少依賴,在彼此忘不了的時候,也可以斷交,不是那麼可怕。
03
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:“教育是什麼?教育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,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。”
父母是子女第一任老師,在教育上,必須下功夫。
給孩子高質量的社交,引導孩子敢於從低層次的群體,進入高層次的群體,讓人生水漲船高。
當然,在父母教導不夠的時候,年輕人要在混社會的時候,形成自己的認知,敢於獨來獨往。
人生的路途,會遇到上萬人,但是真正交往的,寥寥無幾。
自己帶著光,和有光的人結伴,才會走得更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