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有女兒的,總是操碎了心,期待女兒早點嫁出去,又擔心女兒嫁不好。
作為父母,與其在女兒出嫁之後,才冒出各種擔憂,不如在女兒找對象之前,就給出一些有遠見的提醒。
現在就來說一說,在婚配、成家的問題上,到底是一個兒子的家庭好,還是多子女家庭好。
從整體來看,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區別,學習一下,可以作為參考。
01
關於關係:一個兒子的家庭,關係相對簡單,容易處理;多子女家庭,妯娌、婆媳、小姑和嫂子,以及兄弟姐妹關係混雜在一起。
我的三舅舅,有三個子女,兩個兒子,一個女兒。
三舅舅費盡心思,在縣城買了兩套房,每個兒子一套。
當兩個兒子結婚後,女兒認為自己吃虧了,在兩套房子裏,都鎖了一個房間。女兒說,哪有如此不公平的事情?她也不是外人。
有親戚認為,女兒蠻不講理。也有親戚說,女兒沒有錯,畢竟以後女兒也要給父母養老。
三舅舅在農村,有幾畝果園和一棟老屋。
大兒媳認為,自家是嫡子,應該佔有果園和老屋。小兒媳認為,果園給老大管,可以,但是要給一點租金,交到小兒子手裏。畢竟,兄弟都有份。
俗話說:“三個女人一臺戲。”
有幾個子女的家庭,唱戲的時候很多,要是遇到蠻不講理的婆婆,就更糟糕了。
一個兒子的家庭,上下一條線,關係處理簡單多了。公公婆婆也會用全部的心思,給兒子兒媳幫忙。
02
關於家財:一個兒子的家庭,不要爭,都是你的;多子女家庭,爭來爭去,令人疲憊。
別以為,一家人不說兩家話。
在利益面前,個個都精細得很。一旦父母老了,子女就會想,留下的家財,到底給誰?怎麼分配。
也有人,在父母還能走動的時候,就開始佔有父母的錢財,以為神不知鬼不覺。
一個兒子的家庭,反正父母留下的,都是自己的,不要去爭。就算父母很自私,起碼是虎毒不食子,到頭來還得給兒子留點什麼。
幾個子女的家庭,總是要爭奪一番。就是老家的一片瓦,一塊菜地,都會爭得面紅耳赤。
到底按照什麼原則來分配家財,這是沒有統一標準的,說不清。
與此同時,幾個子女的家庭,公公婆婆到底要幫誰帶娃,這一種利益,也會讓兄弟姐妹吵起來。
當一個人捲入紛爭之後,家庭關係更不好處理,甚至反目成仇。父母看著大家爭吵,也愛莫能助。
03
關於養老:一個兒子的家庭,父母多半有存款和養老金;多子女家庭,父母往往有“養兒防老”的想法。
古人雲:“積穀防饑,養兒防老。”
一個家庭的子女數量,影響了父母的養老方式,也體現了父母在養老方面的思維。
通常,一個孩子的家庭,父母在育兒方面的壓力小一些,因此更有可能去準備退休金,存款房子等。反過來,父母在老年的時候,勤儉節約,還能持續幫助孩子的小家庭。
就算父母沒有準備退休金,但是兒子也在養老方面,有義不容辭的責任,沒有什麼好推卸的,也不知道推卸給誰。處理養老問題,也比較單純。
多子女家庭,父母為了育兒,已經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了。
能把子女拉扯大就不錯了,別談什麼家庭存款。也許,家庭還負債累累。
當子女都長大了,父母也老了,幹不動了。養老金沒有,存款沒有,只能讓子女給贍養費。
若是子女混得不太好,父母的贍養費,可能就不那麼容易拿到。也會引起子女之間的計較和矛盾。
也有一些家庭,父母很偏心,把一個孩子當成手心的寶,還不斷幫助。到頭來,父母老了,要所有的子女給贍養費,大家就心懷不滿了。
父母也許,看誰家有錢,就讓誰贍養,但是有錢的子女,靠自己,也被父母薄待了,怎麼會同意呢?
04
關於發展:一個兒子的家庭,也許會顯示出勢單力薄的樣子;多子女家庭,只要還算和氣,總能互相幫忙。
俗話說:“獨木不成林,成林是三木。”
一個兒子的家庭,若是自己不夠強勢,往往在事業發展上,勢單力薄。若是父母健在,兩代人互相幫助,還好,父母過世了,那就真正無依無靠了。
最怕的是,一個兒子都養廢了,一旦父母過世,這個兒子就是扶不起的阿斗,讓小家庭迅速垮掉。比方說,在小說《活著》裏的福貴,不學好,導致妻子長時間跟著受罪。
遇到家庭大事,兒子承擔了一切,也難免會力不從心。比方說,父母同時生病了,兒子就為難了。
多子女家庭,平常吵吵鬧鬧,但是到了關鍵時候,也會有齊心協力的一面。
若是關係還行,父母生病的時候,大家輪流照顧,也就分擔了不少壓力。
若是有一個子女,混出了名堂,其他的兄弟姐妹,也能在經濟、找工作方面,得到一定的好處。
05
也許看了老半天,大家都迷糊了,到底要嫁給一個兒子的家庭,還是多子女家庭?
應該說,各有千秋,不能過於絕對地說,某個家庭行不行。
我們可以重點考慮兩點,看一個家庭到底知不知道女兒青睞。
第一點,家風好不好。好家風,促進和諧,子女多少都是好家庭。
第二點,男人本身行不行。一個有骨氣的男人,有發展潛力,以後都是可以靠自己的,結婚後會很快從原生家庭剝離出去。
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,不能當成“潑出去的水”,要為她的未來好好把關。
把好的婚姻觀,傳遞給女兒,那麼她的選擇,不會很差。
往後看,女兒過得好,娘家的父母,晚年也會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