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家莫言說:“不喜歡你的人,就像是一陣風刮過,你只需要拍一拍身上的土,把他們忘掉就夠了。”
其實,不喜歡你的人,常常是忘不掉的,甚至他都跟著你,和你在同一個單位上班,每天還得見面。
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不喜歡自己的人呢?
有一個詞語說得好:“反求諸己。”
任何一種關係,都是雙方的;任何一種關係變壞,都得從自己身上下功夫。
清末民初的學者、翻譯家辜鴻銘,學問很大,但是擁護帝制,還長期留著辮子,納妾,因而被很多人討厭。但是他仍舊活得很精彩。
林語堂如此評價:“鴻銘亦可謂出類拔萃,人中錚錚之怪傑。”
從辜鴻銘的人生歷程裏,我們可以找到對付“不喜歡你的人”的方法,若你能學到、做到,也能贏。
01
放寬心境,接納自己的不完美。
“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”,若是苛求自己變成別人眼裏的完美人物,那麼你一定很累,會活成別人的影子。
關鍵是,討好了東家,卻讓西家很礙眼。
辜鴻銘於1857年出生在馬來西亞的檳榔嶼。父親是中國商人,母親是葡萄牙人。
很長一段時間,辜鴻銘在英國等地留學,並進入愛丁堡大學。
學成歸來後,他結交了洋務派代表人物馬建忠,然後他被舉薦到清末名臣張之洞名下,做秘書工作。
身邊的人都是清朝大員,因而他對封建帝制很有感觸,也接觸到了大量的儒家文化。
一個人的認知是中西合璧的,那麼他的行為也是中西合璧的,因此他的妻子的腳是“三寸金蓮”,還為了接續家庭香火,選擇了納妾。
有人對他的行為,表示不滿,認為納妾的做法,違背時代。
他指著桌子上的茶壺,說:“一個茶壺可以配幾個杯子,哪有一個杯子配幾個茶壺?”
看似歪道理,但是讓質問他的人,不知道如何反駁。
在時代交替的時候,新舊兩種思想,確實會有碰撞,但是誰是對的呢?還說不清。
有句諺語說:“二四月,亂穿衣。”
春天和夏天交接的時候,有人穿三件衣服,防禦倒春寒;有人已經穿短袖了,感覺是夏天。誰對?其實都對。
有人不喜歡你,也許是穿著短袖的他,指責穿三件衣服的你。
人要學會取悅自己,穿衣服,自己舒服就好了。
同樣一些沒有突破底線的做法,你自己能夠把控,就行了;一些不被喜歡的行為,你還是要尊重自己的舒適感。
一輩子都不完美,但是自己活得很快樂,這就行了。過多的解釋,都顯得多餘。
想一想,你顯得另類,但是你不害人,你不思維狹隘,就自然輕鬆了。
02
超越自己,讓別人望塵莫及。
你比人厲害一點點,會被人嫉妒;你比人厲害一大截,人家只能仰望你。
辜鴻銘一生都沒有停止學習。把《論語》《中庸》等翻譯成英文,在西方傳播;又把西方的小說翻譯成中文。
當有人笑話他的時候,他總能用學識,讓人閉嘴。
1917年,他在北大任教。
頭上有一條小辮子,還戴著瓜皮小帽的他,走進教室,同學們哄堂大笑。
他走到講臺,說:“好笑嗎?我的辮子長在腦後,笑我的人,辮子長在心裏。老夫的辮子是有形的,而諸位的辮子卻是無形的。”
頓時,教室裏安靜,同學們肅然起敬。
甲午海戰後,張之洞接見日本使者。
見面時,日本使者看到辜鴻銘,隨口就說:“孔子的學問,過時了……”
辜鴻銘說:“孔子育人,就比如數學課上的三三得九,過了幾千年,還是三三得九,不見三三得八的。”
使者語塞,立馬變得禮貌起來。
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,可以讓一個人變得強大,也可以把社交的被動變得主動。
若是你一問三不知,也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,那就肯定會被人瞧不起,更別說喜歡了。
不要老想去碾壓不喜歡你的人,那樣會導致自己與人結仇。學會超越自己,你會發現每天都進步了。
超越自己的時候多了,你自然別人高一大截,那些不喜歡你的人,才自慚形穢。
03
遠離群體,做格格不入的人。
有的人,哪怕你已經變成聖人了,還是不喜歡你。
人家要雞蛋裏面挑骨頭,你是不能阻止他的。
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遠離那些永遠都混不到一起的人,哪怕你獨自走路都行。
辜鴻銘在北大教書時,幾個外國老師顯得傲慢。
辜鴻銘說:“你們身上的傲慢無禮,是中國人身上很少見的,我們有的,是任何民族沒有的,難以言喻的東西,就是溫良。”
是的,謙卑為懷,退一步海闊天空。這是智慧,也是群處的方法。
有外國人認為,西方文明,更值得推崇。
辜鴻銘笑著說:“西方文明佔據制高點,不過是擁有機槍和大炮罷了。”
正因為辜鴻銘有特別之處,所以他在六國飯店的演講,才受到無數人的追捧。
有的人,真的得罪了也沒有關係,就算是同事同學,也是如此。
常常見面,但是公事公辦,沒有必要扯什麼人情。
你格格不入,外人看來是你被孤立了,其實是你孤立了一大群人,也會得到另一群人的喜歡。
04
教授溫源寧說過:“在生前,辜鴻銘已經成了傳奇人物;逝世之後,恐怕有可能化為神話人物。他只是一個天生的叛逆人物罷了。”
一路走來,人生已經夠苦了,若是每天都要去研究別人的喜怒哀樂,去迎合別人的口味,那麼你就更苦了。
努力管好自己吧,因為“你”是獨一無二的,也只有“你”會陪你一輩子。
儘管提升自己,喜歡你的人,多珍惜;不喜歡你的人,隨他去吧。
豁達一些,心寬體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