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年歲歲月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。
盼望著,盼望著,又到了一年中秋,該回老家去走一走,和家人吃頓團圓飯。
放下手裏的工作,吹一吹老家的風,聞一聞稻花香,聽蛐蛐唱歌,都是美好的。
不遠千里,來到老家,就會明白,什麼是“今非昔比”。
以下幾個家庭真相,在過節的時候,感受特別明顯。
01
回農村老家過節的人,越來越少,一家人也湊不齊了。
作為70後,小時候在農村生活,感覺特別熱鬧。
過節了,大人會準備很多的美食。中秋節,會做糍粑、湯圓、曬魚等。
大部分的家庭,都“嘗新米”,請左右鄰居都吃頓飯。
村裏的孩子,去串門,互相交換美食。
村口,賣豬肉的多了幾個。也有人把魚塘幹了,喊村裏人都來買魚。魚塘 邊,就變成了一個大市場。
現如今,外出謀生的人多了,留守的,基本上是老人和讀書的孩子,偶爾能見到一兩個帶娃的中年女人。
有的房子,一整年都是上鎖的,鎖頭都生銹了。
哪怕是過中秋節,村裏也是冷清的樣子。
再看看一個個家庭,不回老家過節,情況有四種。
第一,若是父母過世了,那麼兄弟姐妹多半是各自過節,不會到老家相聚了。老家的房子,要麼給了某一個兄弟,不能容下大家庭裏的所有人;要麼鎖起來,也沒有人管了。
第二,很多家庭,一家人都去外地打工。打工的地方,就是第二家鄉。過年過節都在外地相聚。
第三,父母還在老家,但是兒女都忙工作,一兩天的假期,休息是最好的安排,哪能驅車幾百里,到老家吃飯呢?通過網路,發幾個塊錢給父母,也算是過節了。
第四,兄弟姐妹為了爭奪財產,早已變成仇人了,都沒有什麼聯繫了,團圓飯就算了。
當一座村莊裏,有好幾戶人家都聚不齊,或者上鎖了,那就讓來老家過節的人,很不是滋味。
一些長期沒有人住的房子,野草掩蓋了窗臺,屋頂是漏雨的。特別荒涼。
一些漂漂亮亮的小洋樓,鎖起來了。似乎也添加了一絲惆悵。
反正,村裏的人少了,過節的氛圍就不足了。
02
談起農村,大家並沒有什麼好印象,進城仍舊是首選目標。
一家人在農村過節,吃吃喝喝是不愁的,但很多古樸的食物,沒有了。
父母老了,也做不了;兒女外出,沒有時間做,或者是沒有學會。
桌上擺放的,多半是工廠加工的食物,和城裏的飯局,沒有什麼兩樣。
大家說一說老家的事情。不知從哪一天開始,抱怨多了,不滿意多了。
我的大姐,總記得,小時候去上學,村裏的大爺攔住去路,不准經過。因為路就是大爺家的“屋簷”。
大爺家前幾天,丟了一只雞,認為是過路的人順走了。因此,決定堵路。
母親說起鄰居,不是“遠親不如近鄰”,而是“咬牙切齒”。
母親把門口的一塊空地,挖開,種菜。鄰居就氣勢洶洶地趕來,說這是他家的地。
母親和鄰居吵起來,差點動手了。
現在鄰居家搬到城裏去了,但是在這塊空地上,放了一塊大石頭,意味著誰都不能動。
我也會說養牛的事情,沒想到牛欄裏的稻草,也有人偷。
說來說去,就是村裏的人格局太小,小農意識太強。人要是長期待在這樣的環境裏,感覺要窒息。
再說一說外出打工的人,也許混得不太好,但是一年的收入,比種地強多了。
小夫妻一起打工,月收入七八千總是有的。這就相當於種三畝地的年收入了。如果多年都打工,在縣城買房是可以的。
村裏有人去城裏開店、開工廠,這都是我們津津樂道的人物。
某家在城裏買房子了,比村裏修建新房,還令人欣慰。
雖然很多人都有故鄉情結,但比較進城的情結,肯定是少很多的。
故鄉容得下靈魂,但是容不下肉身。人啊,哪能離開吃喝拉撒,哪能不追求經濟上的發展呢?
03
過節,相聚有多喜樂,離別就有多淒涼。
過完節,年輕人是要繼續外出的。
留守的老人,送年輕人到村口,然後留下一個枯瘦的背影。
也許這一次過節,就是最後一次大團圓了;一次分別,也能變成永別。
時間在走,也把很多的老人送走。等不到下一次。
一部分年輕人,借助回家過節,去把祖先的墳墓掃一掃。雖然中秋節沒有掃墓的傳統,但是怎麼方便,就怎麼來。
很多年輕人,中秋節回老家了,那麼過年、端午、清明都是不回來的。一年回老家一次,很正常。
看一看已故的人,送一送活著的人,都隱藏著哀傷。
尤其是想起,父母已經很老了,病痛不斷,而自己卻無法把父母帶城裏去,好好享福,就非常愧疚。生活就是如此殘酷,由不得你如何設想。
我們還會想起,在節後,父母默默地清掃房間,收拾大家吃剩的食物,日子回歸到了冷靜。
傷離別,離別就是在眼前,怪難受的。
04
詩曰:“舊時相識惟明月,三五而盈盈又缺。盈時常少缺常多,恰惟人間足離雖。”
月亮圓了,又缺了,沒關係,下月還是要圓的。
可是人呢?並沒有來日方長。
還有村莊呢?一次次告別之後,和你的距離越來越遠了。
山水依舊在,通往村裏的路,也比以前更好了,但是仍舊無法滿足我們對富有生活的期待。
過節本來是開心的事情,但是看到故鄉的真相,家庭的變遷,也就帶上了淚花。
幾十年,一晃而過,你我到底活成了故鄉的過路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