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訓專家吉格·吉格勒有句名言:“除生命本身,沒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後天的鍛煉。”
以上這句話,就是吉格定理。
我們總以為,出生在不同的家庭,就代表不同的命運。並且把“不同”點,定義在錢多錢少,地位高低,家在城裏還是鄉下。
其實真正的“不同”,是一個人後天的發展;也可以是一個人出生之後,家庭對人生的影響。
任何家庭,都希望子女成為人中龍鳳,但又不知道從哪里開始,顯得迷茫。
哲學家德謨克裏特說:“堅定不移的智慧是最寶貴的東西,勝過其餘的一切。”
一個家庭,若要子女擺脫社會底層,那就應該注重後天的培養,持續穩中求進,擁有以下幾種定力。
01
子女成長期,需要家庭的“學習力”。
晚清時期,曾國藩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地主家庭。
他從小愚鈍,讀書老半天,也不解其意。
有一天夜裏,他把《岳陽樓記》,讀了很多次,還是背不上來。
一個小偷,潛伏在房梁上,本想:“等他背完書,吹滅燈,就可以動手拿東西了。”
到了深更半夜,小偷忍不住跳下來,說:“那麼笨,我背給你聽。”背完之後,小偷揚長而去,曾國藩愣在原地。
原來,小偷聽了曾國藩讀了幾遍,都可以背誦了,讀書的天賦,不可小覷。
但是往後看,這小偷還是小偷,甚至有牢獄之災,而曾國藩卻考中進士,做了官。
其根本差別,不是家境,而是曾國藩寒窗苦讀十餘年,而小偷卻沒有堅持讀書。
馳而不息地讀書,能夠笨鳥先飛。那些過目不忘的童子,放在了書本,後來還是一事無成。
事實上,曾國藩的家庭,從祖父開始,就重視讀書。曾國藩的父親,苦讀二三十年,在中年的時候,中了秀才。
投資家查理·芒格說了一個觀點:“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記住一些事物,把它們硬湊起來, 那你無法真正理解任何東西。”
持續,海量,深度讀書,把學習貫穿到人的一生,一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,那麼家庭的子女,讀書的成績,不會太差。
回到現實,多少家庭,父母催促子女寫作業,自己卻在打遊戲。遊戲的聲音,掩蓋了筆端的“沙沙”聲。
沒有學習氛圍的家庭,哪有什麼學習力?不讀書的父母,如何培訓讀書的子女?一家人都努力讀書;父母把社會實踐經驗、好家風,傳遞給子女,學習力就來了。
02
子女擇偶期,需要家庭的“共情力”。
曾國藩成年後,按照地方習俗,就應該去找對象了。
老師歐陽凝祉對曾國藩非常厚愛,主動找到當地的大戶王家,撮合曾國藩和王家的女兒。
王家的女兒,對曾國藩沒有什麼好感,一來是自家條件優越,二來是曾國藩沒有功名,長相也不太帥氣。
礙於歐陽老師的名氣,王家也點頭,同意了這門婚事。
可氣的是,到了結婚的日子,王家的女兒死活不肯上花轎。曾國藩打扮一番,又帶著迎親的隊伍,接不到新娘子,這可無法收場了。
歐陽老師情急之下,把自己的女兒歐陽氏,拉到了花轎裏。
在父母、岳父、妻子的幫助下,曾國藩學習,突飛猛進,很快就一舉高中。官職,也越來越高。
回頭看,這王家,是錯過了一門好親事,這王家的女兒,到底是沒有看清曾國藩其人。
關於婚姻,很多家庭都固執自己的標準,就算兒女找了對象,也不會認同,“棒打鴛鴦”的事情頻繁發生。
也有一些家庭,強求兒女和誰成婚,這捆綁式的夫妻,三觀不同,聊不到一塊、
也有一些家庭,夫妻結婚多年,吵架的日子比和氣的日子更多。
詩人拜倫說過:“要使婚姻長久,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識。”
好的婚姻,需要夫妻換位思考,千萬不要以自己為中心。處處為了對方,理解對方,也考慮對方的前程,那就可以精准地促進。
好的婚姻,一開始需要父母們,站在兒女的角度去支持,站在兒女的對象的角度去理解。從而,幫忙多,鼓掌多,唱衰少。
婚姻無法讓所有人滿意,但是我們能換位,那就沒有什麼阻力了,順水推舟,輕鬆快捷。
03
子女謀業期,需要家庭的“托舉力”。
1839年11月,曾國藩告別妻兒,獨自到京城赴任。
父親曾麟書,一路護送到長沙,並反復囑託。
曾國藩剛剛做官,諸多規則都不適應,還患了皮膚病,肺炎等。父親聞訊,趕到北京去陪護。
父親把自己的認識經驗,在家鄉的一些發展的做法,細細數來,曾國藩“侍父親聽講同裏葛人訟事”。
父子一起去了琉璃廠、長沙在北京的會館等。一次次散心,讓曾國藩精神好起來。
恰逢父親生日,很多老鄉來祝賀。曾國藩多喝了幾杯,和鄭小珊吵了起來。父親當場就責罵。曾國藩把這件事,寫在日記裏,作為閉嘴的教訓:“小珊前與予有隙,細思皆我之不是。苟我素以忠信待人,何至人不見信。”
後來,父親回老家,給曾國藩寫信,叮囑日常生活。曾國藩回信,“謹守父親保身之訓”。
俗話說:“前人栽樹,後人乘涼。”
一個家庭的發展,不是一代人忽然崛起,而是幾代人接力。
上一代人,托舉下一代人;下一代人,托舉下下一代人。幾個輪回下來,子女就自然到了高處。
做農村人,努力賺錢,讓兒女多讀書,就可以去大城市定居。兒女賺錢,養好孫輩,孫輩就能夠有更好的教育資源,從而致富、走四方。
要記住一句話:“父母的愛,為諸德之基。”
做積極向上的父母,不是拖著兒女走幾步,而是讓兒女在自己的肩膀上。這樣的家庭格局裏,兒女未來可期。
04
古人說:“父母之愛子,則為其計深遠,愛之深,則顧之其周全。”
從長遠看,原生家庭的狀況,是子女的出發點;家庭對子女的幫助,卻可以讓子女奔赴幸福的目標點。
作為子女,也別總是抱怨出身多不好,要看看後天自己學了什麼,努力夠不夠。
父母也別自責,認為不能讓子女出生在富貴家庭,要想想如何給子女後來需要的東西。
一個好的家庭,萬丈高樓平地起,久久為功定乾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