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觀察周圍的人群,你會發現有的人,拼盡全力了,還是走不出窮困。
也有一些家庭,個個都很努力,任勞任怨,到頭來連房子都買不起。
努力也不能致富?這會讓你懷疑生存的邏輯。
《財富自由》中寫了一個定律:“一個人之所以越混越窮,就是因為沒有掌握賺錢的秘訣。”
不能拔除窮根,也找不到致富的方法,折騰就變成了瞎折騰,空耗力氣。
通常,以下幾種家庭,根本不會變富。
01
低認知的家庭,錢在手裏也看不到。
戰國的莊子寫了一個故事。
一個漂洗衣服的人,為了防止手掌在冬天開裂,發明了一種膏藥。只要把膏藥塗抹到手上,就是大冷天把手放入冷水裏,也會完好。
此後,他把藥方給了子孫,並且交代:“一定要保管好藥方,便於持續漂洗。”
一家人依靠藥方,努力漂洗。
可是漂洗的收入很低,他們始終沒有擺脫貧困。
一個生意人,出價一百金,買走藥方。這一家人就同意了,畢竟這筆錢,是他們十幾年都賺不來的。
生意人拿著藥方,去了吳國。此時,恰逢冬天,很多士兵都凍裂了手掌。
吳王讓生意人把藥方交出來,以一塊封地作為補償。從此,生意人變成了大富豪,大地主。
藥方用來漂洗,可以得一百金;藥方用來打仗,可以得無數金。不同的認知層次,帶來不同的收入。
可惜的是,很多家庭,都在“漂洗家庭”。
在1963年8月,陝西的一個農民陳堆發現了一個銅器,用來裝爛棉花。
陳堆的哥哥陳湖,把銅器當成廢銅賣掉,得了三十元。
一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看到廢品店的銅器,買下來,又經過人清洗一番,銅器就變成了無價之寶——何尊。
一個家庭,不怕沒有貨,就怕不識貨。
家裏本來有一個聚寶盆,但是沒有人發現,更不會有人去挖掘,這是很多家庭的常態。
我的祖父母,留下來很多的銀器。在子孫結婚的時候,就拿出一樣銀器,敲打成銀戒指、項鏈、手鐲。後來才捶胸頓足。
我的父親,在上世紀七十年代,就學會了修柴油機。有人拜父親為師傅,然後在城裏開修理廠,發家致富。而我的父親,一輩子種地。
農村有句罵人的話:“你啊,鬥大的字,識不得一籮筐。”
是的,不讀書的人,一個字寫再大,他都不認得。從而只能賣苦力。
多讀書,提高對事物的認知,讓家裏每一樣東西都活起來,每一個人都靠智慧賺錢,努力就有用了。
02
低格局的家庭,富不過三代。
1513年,明代官員王獻臣,解甲歸田,把所有的錢掏出來,修建了拙政園。
他的子女,住在豪宅裏,吃喝不愁,因此遊手好閒。
他過世之後,兒子去和人賭博,一夜之間,園子就輸掉了。
1749年,清代官員袁枚,因父親過世,辭去官位,回家伺候母親。
到老家,他修建了隨園。
園子修好之後,他把圍牆拆掉,歡迎外人來參觀。他也順勢做起了餐飲,招待遊客吃飯,狠狠地賺了一筆。
他把一部分土地,租給農民。農民種的菜,又回到了他家的廚房裏。
根據自己的經驗,他寫了《隨園食單》,把做菜的經驗保存下來。並且,把生意經傳給了袁通、袁遲兩個兒子。
袁枚過世五十年後,太平軍爆發,隨園被夷為平地。子孫外遷謀生。
袁通的孫輩,到了四川遂寧定居。
第九代孫子袁剛,拿著《隨園食單》,左右琢磨,研發了串串香等系列菜譜,從而在餐飲行業,成為領頭羊。
有一個詞語,叫“擊鼓傳花”。若是一個家庭沒有格局,那麼在某一代人,就把家業銷毀了;若有大格局,子子孫孫,家業越發繁茂。
俗話說:“父母的格局,兒女的結局。”往大了說,祖輩的格局,子孫的結局。
一些貪圖快錢,把錢財留給子孫花的父母,會讓子孫不學無術,一無所有。能夠讓子孫學習技能,自力更生的父母,會讓家庭幾代都富有。
03
低善意的家庭,永遠遇不到貴人。
有的家庭,天生就壞。他們見不得鄰居比自己更富有,就暗中使壞,今天推倒鄰居的牆,後天套走鄰居家的狗,引發無休止的爭鬥。
一家人聊天,開口就是仇富仇官,反正沒有看到一個好心人,他們的世界裏,就只有仇恨,怨氣。
一家人外出,有人插隊,有人趕走排隊的人,互相配合,確實很威風,卻弄丟了道德,終究要被懲罰。
遇到需要幫忙的人,大家都冷漠,驅趕,這就令人不齒。
最可怕的是,有人幫助一個家庭,送來雞鴨苗,沒有一點恩情,還認為給的雞鴨太少了。
自古以來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
憑什麼一個惡毒的家庭,要被人幫扶?人家都會繞著走,多看一眼,都是多餘的。
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。把“恨”變成家庭的常態,那就無藥可救了。
任何年代,善良,是無價之寶。家人彼此善待,家和萬事興;家人善待外人,和氣生財。
04
窮家庭和富家庭的區別,不是錢財多少的區別,是格局、精神、認知、道義等區別。
有句話說得好:“不怕你家窮,就怕比你富的家庭,更加努力。”
對號入座,你的家庭是以上幾種情況,一定要改。
其一,讀書,實踐,積累經驗,抓住發大財的機會,洞察社會發展趨勢。
其二,一代人,要想三代人的事,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
其三,積累德行,厚德載物,主動做別人的貴人。
翻身致富,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,是一家人勁往一處使,心往一處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