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、“秋風蕭瑟天氣涼,草木搖落露為霜”——白晝變短、寒意漸起、落葉繽紛,秋季總給人一種淒風苦雨的印象,而人們的情緒也往往會隨之“傷春悲秋”起來,有些人甚至會產生抑鬱情緒。
事實上,這並非多愁善感、無病呻吟式的矯情,而是秋冬季容易產生的季節性情感障礙。
那麼,預防秋季心理疾病,需要注意什麼呢?
1、增加曬太陽的時間
入秋之後,天氣逐漸轉涼,陽光強度降低,人的情緒就會低沉,總感覺很疲憊。精神病患者應多曬太陽,當陰雨天或早晚無陽光時,應儘量打開家裏或辦公室的全部照明裝置,使屋內光線充足。因為人在這種光線充足的條件下活動,可調動情緒,增強興奮度。另外,要防止氣溫低對患者身體的傷害,適時增減衣物。
2、合理膳食
入秋之後,天氣特點是白天熱,早晚涼,晝夜溫差大,空氣濕度低,是產生秋燥的一個重要原因。此時,患者易咽幹唇燥,情緒急躁,大便幹結,所以合理的膳食很有必要。精神病患者在秋天應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,如黃瓜、番茄、冬瓜等蔬菜,以及梨、葡萄等水果,忌食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3、增加生活樂趣
秋季人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降低,應引起精神病易感人群的重視。如果感到情緒不佳,不如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,如外出秋遊、登高賞景、或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、找朋友聊天等等,這些都可以緩解抑鬱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