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:“怎麼判斷一個男人是否真心愛你。”
高贊的回復是:“生一場病,就知道了。”
誠然,生病就像一塊鏡子,能夠把真相映照出來,愛你的人會常伴左右,不愛你的人會漸行漸遠。
夫妻如此,親人也是如此。
作為家庭的一員,你總認為,大家平時關係不錯,到了關鍵時候,也是“打斷骨頭連著筋”,珍惜的情愫總是有的,互幫互助也是可以的。
直到有一天,你的父母生病了,順著血脈而來的親人,到底是什麼情況,就一目了然了。
01
父母的兄弟姐妹,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。
在西元前662年,魯莊公病倒了,躺在床上動彈不得。
他在考慮,到底應該把君王的位置留給哪一個兒子?於是,召集三個弟弟“慶父、叔牙、季友”,一起開了個小會。
話還沒有說開,慶父就建議了:“現在,魯莊公沒有嫡子,應該由我們這幾個弟弟世襲君王位置。”
因為家業的問題,幾兄弟鬧得不可開交,無疑給病痛中的魯莊公,狠狠一擊。
更寒心的是,魯莊公過世後,慶父爭奪君王的位置,季友卻逼著叔牙喝下毒酒。
難怪有人說:“最是無情帝王家。”
兄弟姐妹大半生,到老了,居然還會互相算計。
作為兒女,在父母病痛的時候,會告知叔叔伯伯、阿姨、舅舅等,希望他們能夠來探望,也能給予幫助。
在家業傳承和分配上,也希望能夠得到這些長輩的指點,起碼有人說句公道話。
但總有長輩,帶著一份私心,做出的決定,比外人還狠心。
說一說我的外公外婆,他們依靠小鎮上的一個南雜店,賺了不少錢。
外公七十多歲,病倒了。外婆的兩個弟弟,主動來探望。外婆也大方,給每個弟弟一些錢,也算是回報娘家。
沒有了外公,外婆還活了將近二十年,陸續把家底用光了。
外婆九十多歲,病痛了幾個月。但是她的弟弟,喊了也不來了。明眼人都知道,外婆已經是窮人了,娘家的弟弟,還來幹嘛?
說通透一些,就是父母的兄弟姐妹,能不能關係好,互相走動,符合一句古訓:“富在深山有遠親,窮在鬧市無人問。”
02
自己的兄弟姐妹,比你想像的更加殘忍。
明代作家馮夢龍寫了一個故事。
順天府香河縣的倪太守,家有良田百畝,房產一片。
他六十多歲的時候,失去了老伴,然後二婚,娶了梅氏,還有了小兒子倪善述。
這下子,大兒子倪善繼不樂意了。這不是擺明瞭,多了一個弟弟,爭奪財產嗎?
大兒子反復嘮叨:“老爹,何不把家事交卸與孩兒掌管,吃些見成茶飯,豈不為美。”
倪太守對於大兒子的想法,非常清楚,也擔心小兒子以後沒有後路。
時光不等人,倪太守中風臥床,不得不提起家業的分配。
倪太守對大兒子說:“倘或善述日後長大成人,你可看做爹的面上,督他娶房媳婦,分他小屋一所,良田五六十畝,勿令饑寒足矣。”
大兒子看父親已經管不了家財了,立馬把田地、房子都佔有了。父親眼睜睜看著,然後寒心而去。
多年後,小兒子倪善述長大了,通過打官司的方法,要回了一部分家庭財產。
詩曰:“何似存些公道好,不生爭竟不興詞。”
當兄弟姐妹有私心的時候,公道就不見蹤跡了。
一方面是父母生病,住院花錢,誰應該掏錢的問題,還很麻煩。畢竟,誰的錢,都要放在小家庭才好,不願意給大家庭。總會找到父母偏心的情況,讓自己少掏錢。
另一方面,父母的陪伴,要從長計議。久病床前無孝子,誰能舍去工作,或者少工作,把父母照顧好呢?
第三方面,就是父母自己有錢,但是誰來管理的問題,也是棘手的。兄弟姐妹互相不信任的因素,總是有的。
最可恥的是,父母還在病痛中,就有人認為,時日不多了,私自佔有父母的家財。
金錢和感情混雜在一起,還真不好處理。說“孝不比兄”的人很多,能做到的人,不那麼多。
03
父母和子女的關係,是一場因果。
《人性的弱點》中說: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,是以互惠為原則。”
父母的晚年,病痛期間,到底能不能過好?不僅僅要看兄弟姐妹,兒女,關鍵是自己健康的時候,有沒有做感和金錢的鋪墊,前後是因果關係。
能安度晚年的父母,在中年的時候,就多關照兄弟姐妹,互幫互助,讓大家都能夠富起來,過好日子。
爺爺奶奶到了暮年,也能得到父母的關照,把孝道展示出來,也傳遞了家風。
父母在四五十歲的時候,有養老靠自己的想法和行動,能退休,存款,有房子,以後少麻煩子女,兩代人的關係會更好一些。
父母在 育兒的過程中,少一些偏愛,杜絕重男輕女之類的封建思想,那麼兒女都會更理解父母,也能更好地反哺父母。
父母老了,建立家庭的贍養規則,大家一起商議後,執行規則,那麼日子也會好很多。
04
當然,人無完人,金無足赤,我們不能什麼都苛求父母,而是要強化自身的提升,還有兄弟姐妹的溝通。
當父母老了,生病了,建議做到三點:一是告知父母的兄弟姐妹,但是不要有太多的期待;二是兄弟姐妹及時召開家庭會議,形成贍養父母的約定,不能單方面決策;三是少一些抱怨,保持內心的祥和,傳遞正能量給父母。
親人的關係,要看清,也要看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