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種樹,叫高山榕,四季常青。
汪曾祺在《人間草木》裏如此描述:“大青樹不成才,連燒火都不燃,故不遭刀斧,保其天年,唯堪與過往行人遮陰,此不材之材。”
高山榕長得歪歪扭扭,不是木匠眼裏的材料,因此可以放肆生長。
在大山裏,高山榕還能寄養在古樹上,等古樹枯萎後,高山榕就借用枯木為養分,長勢喜人。
高山榕的一生,恰好體現了一種智慧:“木秀於林,風必摧之。”
人過六十,若能像高山榕一樣,做一個無用的人,姿態低低的,生命反而長長久久。
01
“命裏一尺,不求一丈”:貪婪無用,不如知足常樂。
子曰:“五十知天命,六十耳順。”
五十歲的時候,命運如何,基本上定型了,你要是繼續折騰,可以改變,但是變數不大。
能夠大器晚成的人,更是少之又少。
當一個人六十歲之後,還要大量投資,難免要把養老本虧掉。再往後,要賺一筆養老錢,無疑是難於上青天。
晚年好不好過,和金錢多少有關系,但是金錢不是唯一的。還得拼心態。
保持好心態,每天都勤儉節約,哪怕養老金一月一千多,也能活得蒸蒸日上。
命裏的財富和權貴,強求不得。把當下有的,好好用起來,會發現自己擁有的東西,已經夠多了。
常常清理家庭,你還會發現,很多東西的多餘的。比方說,半年用一次的豆漿機;多年不用的舊鞋。
人啊,知足是天然的財富,奢侈是人為的貧困。貧富的差距,其實是心態的差距,與其折騰“大業”,不如調整心態。
02
“水低為海,人低為王”:爭執無用,不如低頭認慫。
很多老人,把自己當成“經驗豐富、智慧無窮”的人。而不知道,自己的經驗,慢慢過時了。
也有一些老人,爭強好勝,就是不服輸。自己不高人一等,就氣不打一處來。
不管用什麼方式,和人爭執,都是“對抗”。甚至會因此結仇。
比方說,老人一大早就去搭車,要到公園遊玩。遇到一群上學的孩子,導致老人上不了車。不讓一讓,老人在擁擠的車裏,搖搖晃晃,也很危險。甚至被車廂裏的年輕人嫌棄,認為老人無德,故意佔用高峰期的公共交通。
主動讓一讓,給孩子們先去讀書,然後大大方方地說:“沒事,我等下一趟。”反正自己不著急,那就什麼都好了。年輕人也會為老人的格局點贊。
但凡身體對抗,情緒對抗,老人都是劣勢。
主動認慫,吃虧是福。起碼你保護了自己的身體,也減少了周圍的仇敵,人生好了怨氣。
03
“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給兒孫做牛馬”:溺愛無用,不如主動放手。
六十歲之後,面臨兒女結婚、幫忙帶娃、扶持兒女創業買房等問題。
若是老人很強勢,要求兒女找什麼樣子的對象,怎麼工作,如何買房,那是行不通的。
兒女有自己的認知,要走自己的路,什麼都聽父母的,內心會抗拒。
兒女的小家庭,會因為老人的橫加干涉,變得雞犬不寧。
要是兒女離婚了,老人也會跟著難受。甚至因此,父母和兒女也鬧翻了。
另一方面,老人若是在經濟方面強勢,認為自己能一輩子養著兒女,也會讓家庭變得亂糟糟。
幾個兒女在家啃老,也許不差錢,但是差了“一個未來”。
當一個家庭,老人在使勁賺錢 養家,用退休金養家,而年輕人卻在吃吃喝喝,到處旅遊,開車兜風,那就是本末倒置。這樣的家庭,遲早要敗亡,畢竟老人會有走不動的一天。
最怕 的是,老人內心不願意持續供養兒女,但是兒女卻持續依賴父母。父母真的很生氣,真的很痛苦,這是要虧損福氣的。
04
“三觀不同,不相為謀”:合群無用,不如享受獨處。
有人說:“人老了,跳跳廣場舞,打打麻將,蠻好的。”
有人說:“去釣魚吧,這邊風景獨好。”
還有人說:“去讀書,老有所樂。”
這些 說法,都是對的。但是,這些做法,不一定適合你。
當你強求自己去跳舞,要和一群人混日子的時候,會特別難受,並且你會迷茫。若是你的身體不允許跑跑跳跳,還跟著跳舞的隊伍,那就是加速傷害自己了。
同樣,釣魚、打麻將、讀書等,一開始之前,要問一問自己,是否適合,是不是喜歡?
生命是自己的,那麼愛好也是自己。需要自己去選擇一件喜歡的事情,哪怕不被大家喜歡,都沒有關係。
我的鄰居張大爺,離開城市,去鄉下養蜜蜂去了。他常常帶著蜜蜂們,到山區的路邊,採集花蜜。
一個人,一臺車,幾個蜜蜂箱,就是生活的大部分。但是張大爺很快樂,樂山樂水。
北宋理學家程顥說:“獨處而靜思者非難,居廣而應天下者為難。”
習慣了獨處,發現自己做什麼都不難,能自立自強;若是什麼都指望大家,反而多了靠不住的惆悵,有了盲從的迷茫。
05
六十歲之後,什麼地位、財富、群體,都是過眼雲煙,真正屬於你的,就是“你”。
保護好生命,比什麼都重要,那是你安度晚年的底氣。
只有生命好好的,往後的日子,才顯得可貴。
人這一生,也就幾十個春秋,別太有用了,也不要隨意被人利用。
降低自己,承認無用,老朽不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