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年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這句詩,出自於歷史上的宋朝,王安石的詩作《元日》。
王安石的《元日》,是千百年來的名著,詩意盎然,朗朗上口,可以說家喻戶曉,人人皆知,堪稱不朽之作。
其實,一篇不朽之作,能流傳千古,經久不衰,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。這應該就是永恆。
我們在日復一日,月複一月,春夏秋冬,四季交換中,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年。我們講究年味。
年——是辭舊,也是迎新,是告別,也是期盼,更是充滿新希望。
年——是新的紀元,新的開始。具有承上啟下,承前啟後的非凡作用和意義。我們必須珍惜它。



小年以後……
在中國,按照習俗,農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,是傳統的小年。
這一天,很重要,千家萬戶的人們,吃餃子,喝面葉,擺酒席,話新年。籌備著怎麼過好一年一度的意義非凡的年。
臘月二十三這一天,人們祭灶,祭天地,祭逝去的長輩,依此祈福,了卻心願。盼來年,風調雨順,家境殷實,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。從這一天開始,年味漸濃。據我所知,在有些地區,臘月二十三,比大年初一都重要。
臘月二十三,是要放鞭炮,因為要祭灶,所以必須放鞭炮。從而烘托小年的味道。
臘月二十四,家家戶戶都要掃房子,把房頂,瓦槽,住室的裏裏外外,犄角旮旯,打掃得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。俗話說:“洗臉洗鼻彎兒,掃地掃旮旯兒。”
臘月二十五,按照傳統的方式,千家萬戶都要去菜市場或超市買豆腐,以備春節之用。
臘月二十六,爭先恐後去賣肉,人們要買的肉類很齊全,牛羊豬肉等應有盡有,用此,來豐富和滿足家庭的過年之需。
人們買的這些肉類,完全根據自己的飲食愛好和個人習慣,選擇自己喜歡的食品。
臘月二十八,貼尕尕,全國各地的各個家庭,都要貼對聯,貼窗花,掛燈籠,掛中國結等,以此烘托年的濃厚氛圍。
臘月二十九,去買酒,家家戶戶都要去買自己喜好的酒類,做好充分的準備,以做過年之用。
臘月三十,不管男女老少,見面時,都要寒暄,問好,預祝新年快樂。吃晚飯時,要邀請逝去的親人回家過年,吃團圓飯,把花生、瓜子、蘋果、橘子、等零食端上桌,發紅包,發壓歲錢,熱熱鬧鬧的看春晚。午夜十二點的時候,家家戶戶的鞭炮就炸開了,從夜裏十二點到大年初一的早上,千家萬戶的鞭炮聲,可以說此起彼伏,接連不斷,人們用最大的聲響,烘托著年的氣氛。
另外,臘月二十三到臘月三十期間,家家戶戶都要炸些酥肉,魚塊,雞塊,豆腐丸子等東西。
大年初一這天,是嶄新的一天,是新的希望,新的開始,是夢開始的時期。
這個時候,不分男女老少,都要喜氣洋洋的穿新衣,戴新帽,吃早飯,中午聚餐,齊過年。
當然了,因為當地的習俗不一樣,過年的方式也不盡相同。
人們用不同的習慣和習俗,普天同樂,歡度新年的到來。
這一天,我國的廣大人民群眾,有唱大戲的,有敲鑼打鼓的,有踩高蹺的,有劃旱船的,有扭秧歌的,有舞龍舞獅的,還有賽龍舟的,總而言之,應有盡有。
大年初二的時候,穿著一新的人們,男女老少齊上陣,到親戚家串門子,親戚會以最好的食物、酒類等,招待遠方來的客人。當然了,長輩要給晚輩發壓歲錢。
這些串門的人群中,有騎馬的,有趕牲口車的,有騎摩托車的,有開拖拉機的,有開三輪車的,有騎自行車的,還有地奔兒的。採取各種方式的人們都有,人們都見怪不怪,習以為常。
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:那就是,不遺餘力的把串門的事情做好,爭取不給人生留下過多的遺憾。
從大年初二開始,家家戶戶的人們,從不間斷的走親訪友,來回走動,送上新春的問候和祝福,然後,順便吃點好的。直把客人或自己灌得東倒西歪,迷迷糊糊,醉意朦朧,才算完事。
如果是把客人灌暈了,那就感覺很了不起,應該是一種十分幸運的事,於是,就會有一種滿滿的成就感,不遺餘力的到處耀武揚威,宣揚和炫耀自己的能耐。
如果是自己被灌暈了,就會找出各式各樣、冠冕堂皇、千奇百怪的理由,進行狡辯和解釋。諸如:殺敵一千,自損八百,自己準備的酒,光讓別人喝咧,自己喝暈也正常;喝酒人,誰會不出幾回洋相!其實,出洋相也正常。這一切的一切,不怨人,怨酒,人是好人,酒是孬孫。要是酒廠都關停了,咱能喝醉,咋能喝醉,酒都買不來了,咱上哪去喝醉,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嗎,對不對?
從大年初二起,串門子的事情,就要斷斷續續的持續到過完燈節,燈節過後,年過完了,節也過完了,該打工的就打工,該幹啥的就幹啥,該掙錢的就掙錢,一切“書歸正傳”,納入正軌。

今夕對比
過去的歲月,一去不回頭,只能變成美好的回憶。人們眼下的生活,擯棄陳規陋習。人們過年的方式,講究推陳出新。
現在人們串門子,所用的代步工具,有了全新的變化,全部現實自動化,大多以私家車為主,人們帶的禮物,也已簡約,多元,上檔次而著稱。
現在新年的賣場,春節期間,所囤積的貨物,琳琅滿目,應有盡有,種類繁多,可供多項選擇。
現在的人們過年的方式,也有了很大的改觀。除了串門子,還有許許多多的旅遊專案,諸如:“精品線路遊,自駕遊,拼團遊,春節單線遊”等等,應有盡有,不勝枚舉。這樣以來,不但豐富了人們節假日的出行和生活,更增添了許多人生的樂趣。
當今人們的追求:簡約,綠色,時尚,品質,低碳,自然,和諧,美滿,快樂。
其實,這是一種可喜的變化。
當下,美中不足的是,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。不過,最近有人提出,提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燃放煙花爆竹。據說,煙花爆竹中的硫磺,可以驅除病毒,特別對把我們的生活,打亂的七零八落的新冠疫情有所幫助。
這就是,人們由衷的感歎:今非昔比,年味不濃的一個方面。
要說這新冠疫情,真夠討厭的,它不時的出現,影響當地的國民生產總值,更給當地百姓的工作,生活,經濟來源,增添了太大,太多的麻煩。讓我們總是揮之不去,太煩人了。
但願這新冠疫情儘快過去,還我們本來應該美滿幸福的生活,真真正正過上屬於自己想要的好日子,過上屬於自己的——年。
作品完成了2022年2月4日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