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經萬典,孝悌為先。
說起孝順,我們都可以講出一大堆的道理,能夠說好幾個感人的故事。
就在我們推崇孝道的時候,有沒有發現,兄弟姐妹之中,最孝順的那個人,往往混得最差。
在一座村莊裏,孝順父母的人,往往會被拖累,甚至淪為村裏的大齡單身漢。
總有一些人,為了孝順父母,就把不那麼孝順父母的妻子、丈夫趕出家門,以離婚結束。後來,他們單身,或者獨自帶娃、贍養老人,家不像家,人不像人。
把“孝順”兩個字拆開,就是“孝”和“順”,若是看第一個字,忽視了第二個字,那麼孝順就變成了一個人的枷鎖。
到了一定的年紀,就會知道真正孝順的人,是“沒有出息”的人。
01
小時候,承擔孝道責任的人,學業困難。
在大人們眼裏,從小就會照顧老人,懂得幫忙幹活的孩子,是很棒的。
一些失去父母,或者父母長期外出打工的孩子,在家裏承擔起照顧爺爺奶奶的任務,我們看到了,會對孩子豎起大拇指。
可是這些孩子,是有苦難言的,生活、學業、身心上,都受到了打壓,卻沒有得到社會的關愛和幫助。
日本紀實文學作品《少年照護者》中,調查了大量的單獨照顧老人的少年,得到一個結論:這些被困在照護中的孩子,總是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。
有個叫“穀村純一”的少年,從小就失去了母親,父親為了養家,去了遠方打工。他一邊讀書,一邊照顧奶奶。每天放學,就是做飯,洗衣服,幫助奶奶擦洗身子。
奶奶有時候精神失常,對他各種謾罵。他除了忍受,還是忍受。
書裏還寫了一個來自仙臺市的少年,因為照顧奶奶,時間被擠兌,導致高二時成績下降,不得不退學。
還有少年表示,自己因為照顧老人,導致遲到,反復對老師解釋,老師也還是確定他是遲到、曠課,要接受處罰。
俗話說:“窮人的孩子早當家。”
事實上,孩子太懂事了,懂事到令人想哭。
那個從小孝順的孩子,除了學業耽誤了,還有可能,選擇了放棄學業,讓其他兄弟姐妹有更多讀書的機會。命運的岔道,從盡孝、不盡孝,就開始了。
02
中年時,一直被長輩拖累的人,走不太遠。
魏晉時期,有一個叫李密的人,他寫下《陳情表》,讓無數人感動。
李密學有所成,人品很好,被晉武帝看上了,邀約他出仕做官。
但是李密要照顧祖母,無法脫身,因而寫了《陳情表》,說明情況,也委婉地拒絕了出仕。
李密從小父親過世,母親改嫁,和祖母一起生活。
祖母年紀大了,行動不便,總不能丟下不管吧。人情世故上,說不過去呀。
文中寫道: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,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。”
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,為了照顧九十多歲的祖母,因此放棄了功名利祿。這是明智之舉嗎?
還好,晉武帝有耐心,等李密的祖母過世之後,再次邀約李密,讓李密能夠一展宏圖。
如果晉武帝後來不搭理李密,那麼李密在祖母過世之後,就大概率是做一個普通的農民了。
人到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。若是把老人帶在身邊,或者在老家照顧老人,那麼中年人的發展機遇,一次次錯過,失不再來。
更現實的是,中年人自己被困在老家,或者長期陪護老人,導致收入銳減,其兒女也就失去了更多學習和發展的機會。兩代人,因為老人而耽擱了。
並不是所有的中年人,都混得好,能夠有大房子,把父母接到城裏,好好享福。
很大一批中年人,他們是打工人,自己都睡在窩棚裏,工作也不夠穩定,在不同的城市之間漂泊。一旦帶上老人,這日子就岌岌可危了。
中年人的工作,絲毫不敢分心,不能遲到,請假都要看臉色。工作不好,生活就更不好了。
03
家庭裏,孝順應該是一場雙向奔赴,彼此成就。
也許你會說:“既然孝順給子女帶來困擾,那就不要孝順,算了。”
好的家庭裏,孝順是雙向奔赴的,可以彼此成就,而不是拖垮誰。
在孝道和發展,兩者之中,找到平衡點,這是家人需要做的。
第一,作為長輩,應該想一想,自己在健康、四五十歲的時候,從哪些方面,可以幫助到子孫?
積極利用好的制度,為自己準備一份養老金,留下一些存款,在經濟上不拖累兒女。
是思維方面,接納“隨遷”,而不是固執地“落葉歸根”。老人可以隨遇而安,那麼子孫要走遠,就沒有衝突了。
竭盡所能地送子孫多讀書,讓他們有反哺長輩的能力。整個家庭,都先苦後甜。
第二,作為子孫,不應該愚孝,而是根據家庭和自身的事業發展,和老人溝通,採用靈活的養老方式。
比方說,子孫都忙碌不停的時候,老人去住養老院;說服老人跟隨大家一起外出;讓老人和親友抱團養老。
在子孫多的情況下,出錢出力,大家一起來,也會輕鬆很多。不要誰老實,誰在老家,就把贍養的任務,賴在誰頭上。
04
在我們村裏,有這樣一件事:沒出息的兒子過世後,剩下的兩個兒女,把老人被送到養老院去了。
是啊,沒有出息的兒子,在老家種地,生活困頓。也常常被老人瞧不起。老人談起外出的兩個兒女,就眉飛色舞。
但也就是沒有出息的兒子,托舉老人的日常生活。外出的兒女,出息大一些,私心也重一些。
一個家庭,應該有長期的思維,孝順應該儘早安排。
最好的家庭,一定是父慈加子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