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句耳熟能詳的話:“可憐天下父母心。”
但據我看來,相對而言,更可憐的人是母親。
她溫柔,因此堅持以柔克剛;她弱小,但女子本弱,為母則剛。
她喜歡嘮叨,但是嘮叨了一輩子,都在希望大家過得更好,到頭來都沒有照顧好自己。
唯有我們也到了中年,成為了父母,才懂得母親矮小而偉岸。
01
婚後的母親,身份可憐:回到娘家是客人,待在婆家是外人。
有一個女人,小時候在父母的懷裏長大,是父母的小棉襖。
父母送她上大學,去外地長見識,也教會她很多的生存技能。
但是父母送了一程又一程,把她送成了別人家的新娘。
很多地方有這樣的習俗,女人出嫁時,娘家人在門口,倒一瓢水,寓意著“嫁出去的女,潑出去的水”。
若是娘家 還有兒子,那麼女人要回娘家長住,要問一問,哥哥弟弟、嫂子是否答應。
更現實的是,女人出嫁後,娘家就再也沒有屬於一間自己的房子了,也許一張床都沒有。
而這個女人,還有另一種身份,那就是“母親”。
母親命好,遇到了心疼她的公公婆婆,還有視如己出的溫暖;若是命苦,遇到了蠻橫無理的公公婆婆,就完全是一個外人。
公公婆婆把母親當成外人,母親就不是一輩子寄人籬下?想一想,都可憐。
自媒體平臺“奇葩聞”裏,講述一件寒心的事情。
一個四川女子,要回娘家坐月子,卻被拒之門外。處於當地的習俗,女子的父母只能在門口搭建一個小窩,讓女子居住。
想一想都心酸,若不是婆家不太好,女子會回娘家嗎?
兩面不是人,兩面看臉色。母親承受了冷眼,但是過很多年,兩面的父母老了,母親又是端水送飯的人。
02
相夫教子的母親,生活可憐:心中有一家人,唯獨沒有自己。
看過一句格言:“在孩子和母親之間,母親始終是一只超載的輪船,任憑風吹浪打,歷經千辛萬苦也心甘情願。”
母親在家,也是半邊天。若是父親長年外出打工,母親就是一片天。
如何讓家人都過好一些,讓父親能在外頭更加安心,母親是想了很多辦法的。
逢年過節,母親會掐算家裏的錢,幫父親、兒女買衣服褲子,也會帶上一條好一點的煙,一瓶還好的酒。
母親也考慮家裏來客人了,要吃好一點,因此家裏也有肉,雞鴨魚。
但是你發現沒有,母親給自己的東西,卻往往是最差的。
看過一個小故事:一位母親每天煮麵條,給大家做早餐。因為麵條多少,不好控制,因此她一直是給大家都裝好了,再給自己裝。輪到自己,也許是稀稀拉拉幾根面了。
網路作家“田可樂”寫自己的母親,一輩子都幫家人洗衣服。
母親老了,她買來全自動洗衣機。母親說:“就算有洗衣機,還得用手戳一戳,要不然很多地方洗不乾淨。我是不會偷懶的。”
大冬天的,母親把手伸入冰冷的水裏,著實令人心疼。
作家“張忠輝”在文章中寫道,有一位四川女子,從來不吃辣椒,但是她婚後,給丈夫做很辣的菜。
等女子過世後,丈夫自己做了一碗辣椒。手觸碰到辣椒,火辣辣的痛。此刻,丈夫才知道,女子有多愛自己。早知這樣,不吃辣也罷。
不管哪一個版本的母親,都有任勞任怨的樣子,但是她一切的勞動,起碼有一大半是給家人。
03
工作中的母親,成績可憐:每天都忙碌著,但價值總是被忽視。
有沒有發現,很多母親,一輩子都沒有像樣的工作。
在孩子年幼的時候,母親是全職寶媽,但是沒有拿過一分錢薪水。父親在給生活費的時候,也許滿臉不高興。
當孩子上學了,母親拾掇一番,也要去工作了。但是母親不找工作時間太長的工作。因為要騰出時間,去接送孩子。
母親,為了育兒,會降低對工作的要求,把原本屬於打拼工作的時間,放在持家上來,因此收入少了,地位也沒有什麼要求了。
當然,母親在工作和生活兩方面兼顧的時候,是分身乏術的。
有時候,父親回到家,發現母親沒有及時安排飯菜,是要大發雷霆的。
母親只能自責,然後趕緊下廚。
廚房,似乎是母親專用的房間,父親是不會去看一看的。
就算父母都在一個單位上班,也一起下班了,但是母親做飯是天經地義的,父親則在沙發上,坐等飯菜的到來。
吃過飯,母親還得輔導孩子寫作業,不厭其煩。
多年後,兒女有出息了,發現母親就像一位“幕後英雄”,當你發現她的時候,她已經很老了,甚至已經不在人間了。
原來,收入微薄的母親,無形的收入更多,只是沒有人去洞察。我們還欠母親一句“謝謝”,不是嗎?
04
作家鄭振鐸說過:“成功的時候,誰都是朋友。但只有母親——她是失敗時的伴侶。”
人在成功的時候,喜歡和狐朋狗友聚會,卻沒有母親的一個位置。
人在失敗的時候,回到家,希望母親抱一抱,給自己力量。
為什麼不是,成功的時候,讓母親吃好喝好,享一享福;為什麼不是在失敗的時候,主動抱一抱母親,說一句“母親,別擔心,我會好起來的”。
記住,母親還在的時候,就多問候,多陪伴,多一些理解。
記住,你的家,永遠給母親留一間房,哪怕房子小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