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勞迪婭·戈爾丁研究發現,女性長期以來,就比男性的收入要少一些。
從聯合國的統計數據來看,女性的平均薪資,比男性少20%。
在人人平等的年代,為什麼男女的收入不一樣?帶著問題,克勞迪婭·戈爾丁再次深度研究,發現了“母性效應”。
也就是說,女人在單身時期,和男人的收入差距不大,一旦女人成為了母親,差距就拉開了。
“不當家,不知柴米油鹽貴”,當我們到了中年,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,慢慢就體會到了“母性效應”,也被母親的一生所感動。
01
為了育兒,母親甘願變窮。
在古代,女人受到“三從四德”的教條影響,並且社會普遍認為“女子無才便是德”。
女人讀書的機會很少,到了十幾歲就和學堂無緣了。
梁祝典故裏的“祝英臺”,也只能女扮男裝去上學,可見有錢的人家,也是把女人封閉起來的。
女人長大後,除了會做針線活,要做生意、種地等,就往往被社會鄙視。畢竟,女子應該在閨房,哪能拋頭露面呢?
隨著時代的推移,女人也能讀書,謀業,做老闆等。沒有了學業和職業的歧視。
可是女人到了結婚之後,就開始轉換角色,從女人變成母親。
夫妻經營一個家庭,總要進行分工協作吧。“男主外女主內”的模式,被大家公認,也延續了幾百上千年。
男人外出賺錢,女人在家帶孩子,管著老人。這就意味著,女人只能放棄工作的機會,或者降低工作的標準,便於騰出更多的時間,做家務。
我的鄰居劉阿姨,原本在某鎮上的筷子廠當會計,年收入有八九萬。
結婚兩年,有了孩子,劉阿姨就不得不放棄工作,在家待了兩年。
孩子稍大一點,劉阿姨找了一家超市上班,也是當會計,不過收入少了很多,只有四萬左右。
劉阿姨說:“收入少點沒有關係,一天上班六個小時就夠了。”
是的,劉阿姨還有大把的時間,用來接送孩子上學放學,也能洗衣服、擦地做飯等。
和劉阿姨類似的情況,很多家庭都存在。甚至有一些女人,婚後就成為了全職太太,持續十幾二十年都不賺一分錢。
02
一日三餐,母親總是掏空錢包。
也許有人會說:“女人沒錢,能夠管好男人的錢袋子就行了。”
說得輕巧,做起來有難度。
女人也是好面子的,總不能每個月都伸手反復向男人要錢吧。
當女人有一份工作的時候,她第一時間是用自己的錢,保證一家人的吃喝拉撒。等自己的工資都花光了,才“厚著臉皮”去向男人要錢。
這就意味著,女人每個月都是月光族,而男人的錢,則變成了家庭的存款。看起來,男人是家庭的致富能手。
事實上,很多女人,除了管好小家的一日三餐,還會想辦法留點錢,給娘家的父母。畢竟,父母恩,當湧泉相報。
而男人呢?認為女人是嫁給了自己,並且也沒有去繼承娘家的東西,哪能管著娘家父母。鑒於這樣的觀念,男人不情願給娘家錢。這孝順娘家的錢,也成為掏空女人錢包的原因。
再說一說那些沒有工作的全職太太。
家庭經濟狀況相對好一點,男人也每個月會給女人一筆錢。但是男人暗中也會觀察,女人的錢到底花在什麼地方了。
一日三餐,開支不大,三口之家,百把塊就夠了吧。
俗話說:“一日一錢,千日千錢,繩鋸木斷。”
一年到頭算起來,這吃喝的錢,就是好幾萬,開支巨大。這就會讓男人捨不得掏錢,也讓全職太太很為難,總是看臉色。
另外,小家庭還要禮尚往來,請朋友吃飯,旅遊等,買票、隨禮的人,也多半是女人。這無形之中,女人花錢的口子,越來越大;進錢的口子卻顯得狹小,這就變成了“入不敷出”。
如果你是兒女,開口向母親要錢的時候,母親常常來一句:“問你爸去。”這就把母親窮形象展示得一覽無餘。
03
活了一輩子,母親一直摳摳搜搜。
從持家來看,女人變成了母親之後,開始有危機感,逼著自己存錢。
母親的骨子裏,總是想著“孩子以後怎麼辦”,而不是“自己的以後”。母親想為兒女留下更多的東西。
尤其是有兒子的家庭,母親總擔心兒子長大後,娶親要一大筆錢。這還得儘早準備。
如何準備,其根本就是過摳門的生活,不管家庭收入多少,都不變。
有的家庭,分明一個月有幾萬塊收入,但是到了母親這裏,還是摳摳搜搜地過日子。
買衣服要有計畫,儘量穿舊衣服,賣豬肉一次都是花幾塊錢,去旅遊捨不得買門票,口渴了不買水,而是忍著,到家裏喝涼開水……這樣的舉動,讓人覺得,母親就是“窮怕了”。
有的母親,退休了,什麼都不愁,還是摳門,他們要把錢留下來,怕兒女有意外的情況用錢。
一些退休的母親,還去撿垃圾,貼補家用,這就更窮酸了。
04
克勞迪婭·戈爾丁說:“丈夫的收入當中,應該有一部分算是妻子的收入。”
的確如此,沒有女人作為後盾,男人是賺不到那麼多錢的;沒有女人在摳摳搜搜過日子,男人的錢是要打水漂的。
若男人要承擔所有的家務,也要接送孩子,照顧老人,那男人也是脫不開身,賺錢沒有那麼容易,也沒有辦法全身心投入。
真的不要笑話一位窮苦的母親,她給予我的愛,比手裏的錢多很多。
如果有一天,你嫌棄母親沒有工作,那就看一看她給了你什麼。
理解母親的不容易吧,她確實是分身乏術,不是不學無術,更不是賺錢無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