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落葬,有很多的規矩和文化。
比方說,積雪壓墳,必出貴人;逢雨打靈,後代必窮;逝者為大,入土為安。
一些看起來像是迷信的話,到了一定的年紀,就懂得了,也相信了。
“夫妻不送葬,送葬必遭殃”這句古訓,很多地方都有。
作為老人,應該帶頭傳古訓,不僅要說,還要踐行。
01
老伴過世,送葬會導致哀傷過度,不可取。
在傳統的文化裏,人們講究“事死如事生”。
也就是說,死去是生的開始,不是人類消失了,而是在延續。
活著的人,還要更好地活下去,這才是死去的人的最大的願望。
如果老人去送葬,或者一個用情至深的人去送葬,都會導致哀傷過度,引發意外,甚至有人在衝動之下,還會做出殉情的舉動。
有一個詞語,叫“情深不壽”。一個人因為刺激過度,感情崩潰,就會對自己的身體和精神,產生巨大的傷害。
北宋的蘇軾,和老師的女兒王弗結婚,一起讀書。
在王弗的幫助下,蘇軾考上進士,做了官。可是王弗卻沒有好好享受這一切,早早就過世了。
蘇軾為妻子寫墓誌銘:“嗚呼哀哉,餘永無所。
蘇軾的內心有多痛苦,可見一斑。更可怕的是,多年過去了,蘇軾還是沒有走出痛苦,說:“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。千裏孤墳,無處話淒涼。”
相濡以沫多年的人,說沒有就沒有了,真的難以置信。
如果說夫妻在一體的,那麼有一個人過世,另一個人就失去了一半的身體,切膚之痛,無以言表。
不去送葬,那麼一路上哭哭啼啼的場景,就看不到,悲傷的刺激就少了一些。
大部分的家庭,在安排落葬的時候,還會安排一個人,陪著健在了另一半,起到開導和監督的作用,保障了安全,避免了意外。
難以想像,送葬的過程中,另一個老人昏死過去,或者出現意外的情況。這不是給家庭雪上加霜嗎?應該避免才對。
02
送葬本是兒孫盡孝的事情,老人別越俎代庖。
俗話說:“百善孝為先。”
自古以來,送老人入土為安,也是兒女盡孝的一部分;並不是夫妻相愛的一部分。
現在,有的老人自己安排墓地,這是不符合常理的,也會給人看笑話。好像自己的子孫,都無能一樣,或者是沒有子孫的預兆。
就讓子孫去盡孝吧,相信他們一切都會辦妥。並且,子孫累了,但是也減少了遺憾。
北宋時,王安石退休後,住在江寧的半山堂。
之前,王安石已經經歷了“白髮人送黑髮人”,知道生離死別到底有多痛苦。因而,他在感到自己不行的時候,就非常平靜地安慰老伴吳國夫人:“夫婦之情,偶合耳。我死,更不須掛念。”
隔一會,他讓老伴回避,請了弟弟王安國的女婿葉濤過來,交代後事:“生死無常,老人只恐大限一至,不能發言,故今日為君敘及此也。”
王安石在沒有兒子的情況下,把弟弟的女婿當成後人,也是無可厚非的。這樣,就避免了妻子的哀傷,操勞喪事,也保存了家風。
好家風,一代傳一代;家庭的責任,也是一代傳一代。若是沒有特別的情況,還是自然延續為好,不是老人抱著家庭的大權,不願意鬆手,等自己過世了,子孫才不知從何開始。
在我的老家,就是給村裏送葬抬棺的人,也是父親老了,兒子頂起來。順延,就是家庭欣慰,地方民風的體現。
03
活著的人,可能還有新戀情,前段姻緣應該到此打住。
有一個女網友“黑麥子可哥”說,她在婚後,操辦了公公出殯的事情,也沒有讓婆婆參與。
之後,她中年喪夫,要送丈夫最後一程,被婆婆攔住了。村裏很多人,都站在了婆婆這一方,拉著她,硬是不能送。
大家說:“你還年輕,如果送了就不能嫁人了。”
是啊,在送葬的當時,很多人會認為,愛情就這一回,以後再也不談。但是多年之後,人生有什麼變數呢?不是一句誓言可以終結的。
特別是中年人,以後的日子,一個人撐起來,確實很難。找半路夫妻,也不是不行。起碼有一個像樣的家,對自己、孩子,都是好事。
現如今,一些六七十歲的人,也許還有黃昏戀。
這是感情上的安慰,也是老人互相照顧的現實,保障了晚年的安穩。
不去送別“伴侶”,這就如同給了自己“再婚、再次戀愛”的機會。若是去送了,就會存在內心的掛礙,影響到了再婚的生活。
總得超前看,想到一些意外的因素,別把感情說絕了,更不要把事情做絕了。
04
夫妻真正的感情,體現在活著的時候,而不是送葬上。
中年時候,一起經營一個小家庭,一起努力賺錢,贍養老人,教育孩子。
到了晚年,一起旅遊,管好一日三餐,牽手散步。
走不動的時候,還能在旁邊伺候,做一個全職保姆;在就醫的時候,可以陪伴,鼓勵,帶來活下去的希望和陽光。
一旦伴侶過世了,也因為自己伺候精心,少了一些遺憾。在今後的日子裏,自己好好過,不管是否再婚,都符合逝去之人的心願。
一切向前看,面朝陽光,比什麼都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