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沉沉浮浮,難免會遇到低谷。
如何走出低谷,很多人都知道,努力讀書就行。
事實上,讀書多的人,不一定可以走出低谷,甚至有可能變得迂腐。
俗話說:“盡信書,不如無書。”
有一個成功理論,叫“深井理論”——當一個人持續深挖的時候,就會找到泉水。
以此可見,人之所以覺得讀書無用,是因為讀書和思考的深度不夠。
如果一個人可以“深度閱讀,獨立思考”,那麼他在低谷的時候,就會觸底反彈。
01
深讀,借力。
在明末清初,有一個畫家叫弘仁。
他的祖先是漸江的望族,到了爺爺、父親這裏,就衰落了。加上幾歲的時候,父親就過世,家庭進一步陷入困境。
即便家裏常常沒有米下鍋,他還是堅持去求學,拜當地的名人汪無涯為老師。
讀書尚未成功,明朝就滅亡了,清軍南下,導致地方民不聊生。
為了躲避戰禍,他走進武夷山,出家為僧,師從古航禪師。一邊雲遊,一邊繼續讀書。讀書的重點,從四書五經,轉移到繪畫方面。
依靠書的力量,他一步一步成功,並且得到了一系列的幫助。
深讀,會讓人心無旁騖。
在揚州,他聽誰家有名畫,就立馬去拜訪。
收藏書畫的人,多半是商人。把畫作拿出來,是要錢的。他又沒錢,就用自己的“執念”去打動對方。
一大早就跑到人家門口,站著等主人;若主人不搭理,那就站到天黑。
很多商人被他打動了,就請他到家,免費看畫作。
但凡他看畫作的時候,主人端茶,吃飯,他都充耳不聞,也一直不說話。
全身心地進入到畫作裏,可以找到繪畫的細節,穿過時空,看到繪畫的人,如何佈局,如何運筆。
詩人陶淵明說過:“好讀書,不求甚解;每有會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
浮躁的人,讀書如走馬觀花,沒有什麼用。唯有沉浸式讀書,才能和書裏的文字,融合在一起,促進自己成長。
深讀,會結交真心朋友。
因為到處找繪畫方面的書,因此弘仁不斷結交到了相關的朋友。不管是商人,還是繪畫的高手,收藏家,都變成了他的朋友。
比方說,徽商吳羲,畫家李永昌、孫逸、汪度、劉上延等。
他還和朋友聯手,畫《岡陵圖》等。他還在朋友家裝病,就是為了把朋友家的書,畫作,都看一遍。
你是讀書人,就會結交到讀書人。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,人要走出低谷,就不會孤單,周圍的人還能互相促進和監督。
深讀,會找到智慧密碼。
為什麼你讀了十多年書,也在成年後,讀了很多小說,雜誌,報刊,也沒有賺到很多錢,家庭也不見有起色呢?
說白了,還是深度不夠。弘仁讀畫作,看到精彩的細節,可以跪下來,從每一個筆鋒裏,找到繪畫的方法;可以在一旁,進行臨摹,把畫作嘗試著創作一次。
當你拿起書,一定要記住朱熹說的:“凡讀書,須要讀得字字響亮,不可誤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倒一字,不可牽強暗記,而是要多讀遍數,自然上口,永遠不忘。”
02
獨思,發力。
孔子曰: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”
波爾克說:“讀書而不思考,等於吃飯而不消化。”
我說:“思考而不獨立,等於消化了,卻沒有吸收養分。”
讀書和思考,是相輔相成的。
可是如何思考呢?不能人云亦云,不能依葫蘆畫瓢,而是形成獨到見解。
你有新穎的角度,結論也是新的,符合自己人生的,那麼你就能擁有真正的智慧。
弘仁讀了很多書,看了很多畫作之後,進一步思考自己的出路。
有一天,他在豐溪徽商吳氏家看到畫家倪瓚的真跡,再親自動筆模仿,發現自己之前“才疏學淺”。於是把之前的畫作,全部銷毀,重頭來過。
從獨立的角度去繪畫,他逐步形成“新安派”。
去過黃山之後,他留下了《黃山圖》冊共60幅,也成為了黃山寫生第一人。
他在繪畫的時候,能夠“放下我執”的觀念,又“言名與古人齊”,思考從未停頓。
後人對他如此評價:“漸公畫入武夷而一變,歸黃山而一奇。”
回歸現實社會,深度讀書,獨立思考,不僅能成就一個畫家,還能在生意、做官、持家等方面,都取得成功。
比方說,一個做生意的人,陷入低谷了,就去讀一讀生意方面的書,掌握和生意有關系的技能。再思考,自己和同行,有什麼不同,需要什麼不同。
在某地做燒烤的人,通過提升燒烤技能,改變發展的方向,可以和周邊的燒烤店,形成不同的風格,對顧客的吸引力就增強了。
任何行業,都可細分成很多小行業,都能走出一條屬於你的路,獨立性越強,你的成功概率越高。
03
《淮南子》中說:“蘭生幽谷,不為莫服而不芳;舟在江海,不為莫乘而不為。”
人到低谷時,不要妄自菲薄,不要因為沒有人鼓掌就停滯不前。
能夠走出低谷的人,不是因為他長得孔武有力,而是他的精神飽滿,讀書讓智慧的高度更高,能超越周圍的人。
能走出低谷的人,不是因為他僅僅靠運氣,而是他能夠獨立起來,不害怕孤獨,敢於獨樹一幟。
讀書很苦,不讀書更苦。
思考很多,不獨立沒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