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家林清玄說:“生命的很多事,你錯過一小時,很可能就錯過一生了。”
小時候以為時間多得是,可以盡情地玩,錯了還可以改正。
長大之後才頓悟,人這一輩子,須臾之間而已。
可怕的是,很多事情你明白之後,卻無法重來,比方說,子欲養而親不待。
有人說:“所謂成長,就是你和父母交換身份的過程。”
還真如此,當家才知柴米油鹽貴,育兒才知父母恩。
01
人在少年,被父母目送遠行。
龍應臺在《目送》寫下的一段話,記錄兒子第一天上學的場景。
“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,但是他不斷地回頭;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,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。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。”
年少的你,一次次被父母送到學校,你很煩惱,為什麼要讀那麼多書?
你不知道,在背後目送你進校園的父母,有多少不舍得,有多少擔憂,有多少期盼。
憑藉父母的人生經驗,不吃讀書的苦,就要在社會上吃苦。好的人生,一定的先苦後甜的。
十八年時光,一晃而過。其中有十二年,你在讀書。
數過父母目送你上學,進校門,有多少次嗎?
如有一天,你忽然回頭,會發現父母會目送你,直到某個拐角,或者進了教室,看不見為止。
作家林海音,在小時候的某一個早晨,賴著不起,還以下大雨為理由,拒絕上學。
父親抄起藤鞭子,堅持送他上學。
林海音憤憤不平地去了學校。
到了教室,老師示意林海音看看窗外——原來,大雨中,父親正朝著自己的背影;父親很瘦,很高……
誠然,父母目送你遠行,其實是“護送你遠行”。只是這樣的愛,少年的你往往感觸不到而已。
父母就是在風雨裏,也要拼命為你保駕護航的人。他們只求你努力讀書,人生無怨無悔。
當你到了十八歲,再回頭,看不到父母在目送,你的心裏空落落的,但你沒有撒嬌,也沒有哭,而是努力、獨自前行,這就是成長。
02
人在中年,目送父母離開,孩子長大。
是什麼時候,發現父母在你面前,變得“小心翼翼”的?
有人說:“孩子成年了,想管管不住,想說說不過,想打打不著。父母終於認輸,也認定自己在老去,越發力不從心。”
看過一條消息,說很多老年人,上了“智能手機培訓班”。
他們不是想看手機裏精彩的視頻,不關注網頁中有什麼,只是想通過手機,和“你”聊聊天,能夠視頻對話。
他們還想發朋友圈,讓你知道——老家好好的,什麼都好。
他們還要看看朋友圈裏的你,平平安安的。
他們只能通過網路、手機,再一次次目送你成熟。
即便是這樣的願望,也會因為你工作很忙,討厭啰嗦,最終落空了。多少中年的“你”,在朋友圈裏遮罩了父母,甚至把父母放到了黑名單。
直到有一天,你發現父母不再關心和你有關的消息,不再折騰什麼手機。就是過節回家,他們也不會送你到路口。他們越來越薄情。
你才陡然明白——“目送”開始逆轉。曾經是他們目送你成長,後來是你目送他們離開,一別永別。
詩人餘光中說:“小時候,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,我在這頭,母親在那頭;後來啊,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,我在外頭,母親在裏頭。”
當然,人到中年不如狗,上有老下有小。目送過老人,還要目送你的孩子。
中年的人生,總是那麼無奈。希望自己本事大一些,房子大一些,再接父母過來住幾天。但父母等不及,一轉身,就是一輩子。
希望孩子如天空的大鵬,翱翔起來。但看到孩子在雲端,忽而就只剩下一個影子了,就那麼惆悵。
中年的人生,目之所及,皆是煩惱,皆是離愁。
03
人在老年,被子女目送離開。
老年是有煙火氣的:“一屋兩人,三餐四季。”
老年又是孤獨的。就像《活著》中寫的:“我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裏的小路,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,月光照在路上,像是灑滿了鹽。”
你一次次在家門口,等待已經中年的孩子回來。
一次次,門口的路,是空空蕩蕩的。不是沒有一個人,而是沒有你想等到的人。
當然, 你打心眼裏,是不希望孩子常來的。如果常來,說明了幾個不好的問題:你生病了,走不動了,要伺候了;孩子混不好,落敗而歸。
也許在你的腦海裏,有這樣的場景:你病入膏肓,不省人事;你的孩子在外頭,目送你進入手術室;孩子和你,隔著一扇門,卻看不見,也許是最後一次目送了。
原來,親情,永遠是無法割捨的紐帶;生死,卻把親情傷害最深,連根拔起。
04
什麼都在輪回,“目送”也是。
出發時是早秋,歸來時還是早秋。但今非昔比,秋和秋是不同的。
因而,每一次目送,都深情一點;每一次擁抱,都久一點;每一次相聚,都真誠一點……也許,那就是最後一次。
所謂一輩子,不過是父母和子女一場,你送送我,我送送你。
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,路途上會有很多站,會遇到很多人,然後揮手告別……而最使勁揮手的,是父母和兒女,因為不舍,因為必舍。
從今往後,眼裏有柔情,容得下那個世上最愛你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