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1845年,愛爾蘭發生了災荒。
到處都是缺衣少食的人,當地的土豆價格上漲,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卻持續上升。
統計學家羅伯特·吉芬根據這一現象,提出了“吉芬商品”的概念。
按照常理,土豆比肉更貴,人們應該多買肉才對。並且,人們的手裏沒有什麼錢,用肉替代土豆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為什麼人們卻想盡辦法去買土豆,而不是肉?這就是“吉芬難題”。
簡單闡述,就是一樣東西,價格上升,會導致需求量增加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買漲不買跌”。
如果把“吉芬難題”的道理,放到戀愛之中,也是行得通的。
如果你家的兒女,三十多歲了還沒有對象,不妨學習一下,促進兒女脫單就容易多了。
01
沒有對象,是自身的價值不夠高。
讀過一篇課文《一塊石頭的價值 》。
一個男孩抱著一塊石頭,到集市上去賣,路人都懶得看一眼。
男孩抱著石頭到超市門口,就有人過問了。
抱著石頭到珠寶市場,居然有人願意給幾萬塊錢,買下石頭。男孩不願意賣,買者還要加價,志在必得。
同樣是一塊石頭,在不同的地方,體現出來的價值是不一樣的,因此吸引力也不一樣。
我們看《梁祝》故事。原本普通的祝英臺,去了書院讀書,遇到了才華橫溢的梁山伯。
若是祝英臺一直養在深閨,恐怕也只能聽從父母之命了。
當梁山伯愛上祝英臺之後,不管兩家人如何反對,都沒有用,他們一定要相愛,生死不離。真正體現了,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。
類似的情況,在我們的生活中,也常常遇到。越是被父母反對、阻擾的愛情,越會牢不可破。
有的小年輕,為了愛情,選擇了私奔,甚至殉情。
陳奕迅有一句歌詞:“得到的有恃無恐,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。”
當一個人努力讀書,賺錢,行善積德等,帶來了名氣、財氣,吸引力就增加了。
如果一個人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步,不會因此單身,反而有一股神秘的吸引力,讓很優秀的人,都來追隨。
人們都喜歡正在漲價的東西,也順理成章會喜歡正在提升自己的人,標著高昂價格的愛情。
02
沒有對象,是對感情的投入不夠多。
在《泰坦尼克號》中,華貴的女人羅絲,討厭自己的未婚夫卡爾。
為了擺脫婚姻,羅絲還想跳海。
窮小子傑克,很快闖入了羅絲的世界,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愛情。
傑克帶著羅絲參加普通人的舞會,為羅絲畫像,還教羅絲做一些普通人的動作,擺脫貴族階層的各種束縛。
為什麼一個富家女很快就愛上了一個窮小子?關鍵的一定,就是感情專注,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很多。
而羅絲的未婚夫,卻總是忙著應酬,循規蹈矩地過貴族生活。感情投入不足,因此感情的價值不高,對人的吸引力也就不夠了。
一個人越是積極投入感情,那麼他越容易成為對方需要的人,並且是對方無法離開他。
比方說,一個女人,主動送給某男同事一杯牛奶一塊麵包,作為早餐。
一開始,男同事是不在意的,覺得多此一舉。他自己可以去買。
但是女人堅持送,一天都不耽誤。
過了幾個月,男同事就習慣了由女人送早餐。若是女人離開單位,或者故意停下來不送,男同事會很驚訝,很懷念曾經的時光,愛情就產生了。
如果一個人遇到一個有一點點喜歡的人,那就不要觀望,而是主動、定期問候、每天都聊一聊。
一步一步成為對方需要的人,那麼對方自然離不開自己了,這時候,愛情就自然發生,並且鎖定了對方的心。
需要、被需要是相互的,你不被需要,那麼你需要的就得不到。主動投入感情,就得到了需要的。
03
沒有對象,是對找對象的條件設定太低或者太模糊。
很多家長,看到兒女三十歲還沒有對象,就喊話了:“來我家姑娘,倒貼錢也要嫁。”
有人喊:“我家兒子,名牌大學畢業,收入高,有房,就是找服務員也可以,不嫌棄。”
為什麼不斷降低要求,也沒有人青睞呢?還有人懷疑,這是一個套路。
一些年輕人找對象的時候,都會設定一些條件。好說話的人,條件是很寬鬆的:某女,找一個沒有不良嗜好,有穩定工作,大我幾歲的男人。
看條件,確實很低,但也會讓人一頭霧水。因為條件籠統,說不清什麼人才符合。
改一改,說:“某女,找一個不抽煙,不賭牌,在體制內工作,二十八到三十二歲,在城裏有房子的男人。”說明白了,那馬上有人會“對標對表”,認定自己是符合條件的人。
設定看起來很高的條件,會讓一些自己不想要的人,排除在外;符合條件的人,也會明朗起來;也會增加自己的吸引力。
真的沒有必要,妄自菲薄,把一大群人都當成可以談的對象,反復去相親,試一試。這都是浪費青春時光。
04
《泰坦尼克號》中有一句臺詞:“只要你裝得很有錢的樣子,他們就會跟你套近乎。”
人都有攀高踩低的本性。在高處的,要跳起來才能採摘到的,最令人喜歡。
如果一個人,到任何地方,都是大家俯看的對象,那就被嗤之以鼻了。
把自己的段位拉高一些,也確實一輩子積極向上,年輕人就會是他人眼裏的一束光,讓人眼前一亮。
父母們,看到兒女沒有對象,乾著急是沒有用的,還得想辦法去促進。
學一學“吉芬難題”,別總是妄自菲薄,要獨自芬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