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 icon 微醺夜話

【實用心理學】怎樣讓壞情緒,變成你的好運氣

【實用心理學】怎樣讓壞情緒,變成你的好運氣

01

生活中,經常會有人問我一個看起來有點傻的問題:

“您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,也會有衝動,管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嗎?”

這個時候,我通常是這樣回答:

“心理諮詢師也是普通的一個人,喜怒哀樂哪一個也跑不了。我們研究心理,並不是為了消除那些困擾我們的負面情緒,因為它是消滅不了的。但是如果對情緒足夠瞭解,我們還是可以掌控它的。情緒就像田野裏的野草一般,任何人都沒有辦法阻止它的生長,但是我們可以收割它,不讓它蔓延和瘋長。”

02

那麼,我們具體要怎麼做才可以梳理好各種情緒,控制好衝動這個小魔鬼,不讓它給我們惹麻煩呢?

要想掌控好自己的情緒,首先要明白,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是怎樣處理情緒的。

比如當一個人傷害我們的時候,我們會感到很憤怒,因為在我們看來,對方的行為是錯的;而當我們傷害到別人的時候,我們會感到很內疚,因為我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錯的。

所以,關注對與錯是影響我們情緒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。

中,很多夫妻經常因為一些生活瑣事而發生爭吵。如果我們觀察一下他們的爭吵過程就會發現,之所以架越吵越凶,就是在的意識中,都認為自己是對的,對方的是錯的。所以我沖你吼,沖你凶就是合理的,你跟我凶就是蠻不講理。

當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憤怒是“正義”的時候,激烈的衝突就不可避免了。

03

而我們之所以執著於對錯,就是因為對的一方不需要做任何改變,而錯的一方需要否定自己,需要改變自己。沒有人喜歡改變自己,所以大家都希望自己是對的一方,別人是錯的一方,這樣自己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別人去改變,而把自己留在溫暖的舒適區了。

但是,用對錯來處理問題的代價是,容易讓形成一種對立和對峙的狀態。因此,即便是事情本身分出對錯很容易,但兩個人的關係註定會被損壞。

所以,當實用菌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,因為某些事而產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感受時,會內心裏提醒自己:

不要急著認定對方是錯的,而是要瞭解一下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。

之所以這樣提醒自己,是因為一旦我們認定自己是對的時候,就會產生一種“懶惰”的心理。反正都是對方的錯,都是對方的責任,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,對方為這一切後果負責就是了。

04

而當你拋開這種對與錯的觀念,去關注和瞭解對方發生了什麼的時候,你就會發現很多之前沒有發現的事情。

比如對方是怎樣想的,對方的感受是怎樣的,對方的內心真正在乎和渴求的是什麼。當我們瞭解更多的時候,我們就會他人那些看似不合理的反應多了一些理解,甚至是認同。

在經典電影《教父》當中有這樣一句臺詞:

“不要憎恨你的敵人,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。”

其實在交往時,我們也要記住這樣一

“不要輕易將別人當成你的敵人,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。”

怎麼樣才不會把別人當成自己的敵人呢?

就是不要輕易的認為自己是對的,對方是錯的。而是先去瞭解:

發生了什麼?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?

不要輕易給別人的言行定性,而是先弄清楚對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言行。

05

很多時候,我們所說的、所做的與我們內心所想的並不是一致的。

比如當丈夫晚上回來晚的時候,妻子經常會指責丈夫為什麼回來的這麼晚。這表明上看起來是責問,是在向丈夫發難,但是多數情況下,妻子的內心真正想表達的是擔心,擔心丈夫的安全。

所以,如果我們只是簡單的看到對方指責的語氣,就很容易理解為妻子不理解自己,不懂自己的辛苦,認為妻子是錯的。這樣,丈夫的心中就很容易激發出委屈和不滿的情緒,於是爭吵很容易發生。

這就是為什麼,當一個人讓我們不舒服的時候,要先去瞭解對方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。

很多時候,我們眼睛看到的,我們的身體感受到的和對方內心真正想的並不是一回事。

06

我們之前反復講過一

“因為懂得,所以慈悲。”

很多時候,我們之所以容易生氣,之所以和家人和朋友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,就是因為我們對別人懂的太少了,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事情的表像。

電影《大話西遊》裏有這麼一句話:

“以前我看事物,是用肉眼去看,但是在我用心眼去看這個世界時,所有的事物,真的可以看得前所為有的那麼清楚。”

其實心眼並不神秘,它就是我們心理學上常說的同理心,即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上,看見對方的想法,體驗對方的感受。

當我們可以這樣去看待站在你對面的那個人時,在內心深處你們就不再是相互對峙的狀態,而是肩並肩站在一起的狀態。

這個時候,彼此怨恨的壞情緒,很可能就會轉化成彼此成就的能量了。

真的很差嗎o(╥﹏╥)o哪裡不夠好呢(;′⌒`)持續改進ing(ノ ̄▽ ̄)哪裡不夠好歡迎留言評論以便我持續改進ヽ( ̄▽ ̄)ノ感謝你的鼓勵ヾ(◍°∇°◍)ノ゙ (452 votes, average: 4.60 out of 5)
Loading...
Exit mobile ver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