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學家卡爾·榮格把人分成“內向型和外向型”。
內向的人,話少,在群體裏很不起眼,多一個少一個都無關緊要;外向的人,喜歡表達自己,很容易變成朋友,也能引領群體行為。
人格心理學家艾森克提出了一個“喚醒理論”。大概意思是說,話少的人,更能夠精准地辨別和選擇資訊,他們在關係維護、情感交流上不願意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。
捫心自問,你去社交的時候,應該是抱著“多個朋友多條路”的想法去的。若對方半天不開口,顯得很冷,你就像遇到一股寒流。
因此,建議你要遠離話少,不太合群的人。與其被對方冷落,不如體面地結束關係。
01
他的骨子裏瞧不起你,你不必主動搭理。
我們要知道這樣一個社交邏輯——人家不說話,也許只是在你面前沉默,在別人面前,是無話不說的。
也就是說,他明顯把你當成外人,處處設防你。他的內心世界,工作情況,家庭狀態,都不願意讓你知道。
你就是送禮給他,他也會及時退回,或者回敬你同樣價值的禮物,傳遞一個信號:他不欠你什麼。
你請他吃飯,也是敷衍的樣子。也許最先離席的人,就是他。
他在你的面前,相信一個道理——老虎和獅子總是獨行,狐狸和狗才成群結隊。
不說話,不合群,就是在反復告誡你,“離遠點”。
有人說:“不是你的菜,別伸筷子;不是你的傘,別去躲雨。”
他總是和你保持距離,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樣。你就不要一直討好了。你主動去搭話,都顯得多餘。
並且,這樣的他,是城府很深的,他會通過社交,洞察到你的情況,在某些地方,是會利用你的。社交的主動權,始終在他的手裏,也就便於他拿捏你。
作家魯迅說過:“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。”
你不應該是被輕蔑的人,還是把對別人的熱情,都留給你自己。
02
他固執地做自己,不會遷就你,很難相處。
我們為什麼要社交?社交的動機是什麼?
哈佛大學前講師喬拉米卡利博士在《共情力》中給出了答案。
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共情,可以揭開人生的傷疤,通過安慰,幫助,引導等,讓人變得坦然,最終在社會繁雜壓力的包圍下取得生活的平衡。
生活很繁瑣,也有各種各樣的壓力。你若是遇到了對的人,彼此打開話匣子,能夠陪伴,能在同一個頻道,那麼你的壓力就會得到釋放。
反之,你和不說話,不合群的人在一起,你只是一個人傾訴、吐槽。就像對著一堵牆,說了什麼,都回過來。這就難受了。
《晉書·列傳三十九》有一個故事。
當年,王導的家族很大,家族裏的王敦起兵造反。朝廷為此追究王導的責任,按照律令,當誅殺幾族。
王導很害怕,跪在皇宮前,想要保全家族。
官員周伯仁進宮時,王導苦求:“伯仁,我家幾百口人,請您多關心啊!”
周伯仁沒有回話,直接進宮去了。
到了宮裏,周伯仁為王導求情,又寫了奏摺,誠懇地表達自己的觀點。但是這一切,周伯仁都沒有告訴王導。
後來,王敦起兵的勢力越來越大,還大開殺戒,針對那些有過節的人,一律不留情。周伯仁“不幫忙求情”,自然在殺戮之列。
直到有一天,王導看到了周伯仁的奏摺,才恍然大悟。也為此痛哭不已。
當我們為周伯仁惋惜的時候,還應該想一想,他不說,也不能好好與人相處,這就怪不得被“誤解”了。
人與人相交,誰都沒有義務去猜想對方的心思。靠猜想,是會走樣的,誤會越來越多。
既然彼此不能走進對方的心思,也無法相容,那就不如各自安好。正所謂,話不投機半句多。
03
他隨時可以走開,沒有什麼人情味,很容易傷害到你。
俗話說:“多情總被無情傷。”
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,情侶,關係就像兩個人拉皮筋。
若有一天,誰放開皮筋的一端,那麼另一端的人就會被傷害。
你願意變成被傷害的一方嗎?答案應該是否定的。
我們觀察一席飯局,那個不合群、不說話的人,大家就當他不存在,他忽然開溜了,也沒有人在乎。
非常明顯,人家到飯局上,是應付了事而已。你若是強求他留下,反而讓他很不舒服。
人一旦變得冷漠,那麼他就堅持“趨利避害”。一旦有麻煩,災禍,就逃之夭夭。他才不顧及曾經一起吃飯的關係,也不會認為你的朋友。
一個人,總是把傷害留給你,你還和他交往,這就是踐踏自己了。
在人際關係中,我們總是要學會自我保護。人敬我一尺,我敬人一丈;反之亦然。
04
作家馮唐說過:“一只鳥敢站在脆弱的樹枝上,不是它信任樹枝,而是信任自己強大的翅膀。”
不管什麼類型的社交,你最應該相信的人,是自己;最能依靠的人,是強大的自己。
當你有本事的時候,周圍的人自然會多,你還有了社交的選擇權。
遇到那些話少,不合群的人,你也保持距離吧。把時間用在學習,工作,生活上,提升自己,比討好他人,更加重要。
從外表看,話少,不合群的人顯得穩重,辦事靠譜,但是你無法靠近他們,又有什麼用?
看不透的人,不看就是了;靠不攏的人,走開就行了。
如果他惜字如金,那麼你就沉默是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