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不覺寒假餘額不足,孩子有沒有出現「開學恐懼徵」? 比如厭學、焦慮、情緒不穩定等。 其實,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,就像我們身體出現疼痛,是在提醒我們,要格外注意身體了。
負面情緒有很多種,每一種負面情緒都略有不同。 所以,説明孩子排解負面情緒的第一步,就是説明他捋清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受。 是傷心,委屈,恐懼還是憤怒?
“我在臨床工作中,經常會用到一種叫作’情緒卡’的工具,讓孩子找出符合自己情緒狀態的畫像。”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曉霆表示,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,家長可以用自己的話幫孩子把內心的情緒表達出來。 比如,這樣問孩子:“你不開心,是不是因為媽媽要出差,不能陪你參加學校的親子活動,所以你感到失落,是這樣嗎? “如果孩子回答”是的“,就說明你成功地説明他表達了內心的情緒。 這時候你可以抱著他,輕拍他的後背,讓他把悲傷的情緒抒發出來。
其次,是説明孩子確定情緒的強烈程度。 你可以這樣問孩子:「寶貝,你覺得這件事的悲傷程度,和丟失了玩偶相比,哪個更難以承受? “然後,再回想一下,上一次這麼難過時,是做了什麼事才緩解一些的?
最後,解讀負面情緒背後的深層次原因。 有時候,負面情緒是多種情緒的複合。 比如,孩子表面上看是在發怒,其實內心是自卑、自責。 那麼,説明他消解自卑、自責的原因后,怒氣也就自然而然地平息了。 總而言之,要瞭解負面情緒的真正源頭在哪裡,才能“藥到病除”。
“很多孩子因為不想將脆弱、衰敗的一面展示給家人,所以不願和家人溝通,或者敷衍、撒謊,讓家長無法瞭解他的真實想法。 這時候,可以求助心理諮詢師。 很多家長會感到奇怪,為什麼一向沉默寡言的孩子,會在心理諮詢師面前變得滔滔不絕起來,這是因為他們需要找到一個安全的、中立的、不會取笑他、能夠用心去聆聽他們的人。 王曉霆如是說。 (上海黃浦記者張雯婧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