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西漢時,有一個酷吏,叫張湯。
史學家司馬遷評價他:“張湯以知陰陽,人主與俱上下,時數辯當否,國家賴其便。”
皇帝治理天下,都要依賴張湯,其本事不可不大。
也就是本事巨大的張湯,最後機關算盡,反誤了卿卿性命。
不得不說,人與人較量的時候,誰先亮出手中的底牌誰就算輸,能將底牌留到最後大人,才是贏家。
人若是走向衰敗,就是失去底牌的結果,別知道太晚。
01
失去“公正”的底牌,私欲滋長。
張湯出生在一個公務員家庭,平時對體制內的工作,鮮有耳聞。
有一天,家裏的肉被老鼠叼走了,父親不明就裏,責怪年幼的張湯。
張湯沒有生氣,而是挖地三尺,把老鼠和老鼠洞裏的肉找出來,然後模仿衙門審案,對老鼠審訊一番,又寫下了判詞。
父親見狀,大為讚歎,從而讓張湯學習律法。
按照常理,一個學習律法的人,應該是“公正公平”的。
可是張湯成為高官後,和身邊的一部分官員,產生了摩擦,難免勾心鬥角,公正心就弄丟了。
職場上,誰都希望自己贏,把對方按下去。張湯也不例外。
有一次,禦史中丞李文被彈劾,漢武帝把處置權交給了張湯。
李文多次彈劾過張湯,導致張湯懷恨在心。於是乎,張湯不問青紅皂白,把李文斬了。
事後,漢武帝過問:“李文這件事,具體如何?”
張湯忽然打不上話來,還做賊心虛,因為從未細心審問。
漢武帝看出了端倪,開始對張湯不信任,還馬上派另一個禦史中丞減宣,再次調查李文的案件。
《西岩贅語》中說:“居心平,然後可曆世路之險。”
做人,只要堅持公正無私,那就能回避各種風險。
反之,失去了公正,就會惹火燒身。各種私利,都會頻繁冒出來。
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,那麼行動上就會傷害到他人,也會在內心隱藏很多的齷齪。
不管是在職場,還是在親戚朋友交往的過程中,你什麼都是一己私利,你就不會在乎什麼大局,從而做出很多違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來。
政治家呂坤說:“自私自利之心,是立人達人之障。”
私心越重,人越做虧心事,無法頂天立地。
02
失去“友善”的底牌,被人孤立。
有一段時間,漢文帝的墳墓,多次被盜。
漢武帝派張湯去調查。
丞相莊青翟作為墳墓管理的主要負責人,擔心自己被追責,就主動向漢武帝請罪。
張湯看到莊青翟戰戰兢兢的樣子,一點都不同情,反而有了一個惡毒的想法——若是絆倒了莊青翟,自己就可以被提拔,成為丞相。
莊青翟也很快發現張湯的伎倆,馬上和身邊的心腹商量,如何應對。
莊青翟有三個很鐵的下屬:朱買臣、王朝、邊通。幾個下屬,又有自己的小圈子。
因而,張湯暗中算計莊青翟的時候,其實把朝廷上下的大臣,都得罪光了。張湯很快成為被大家孤立的對象。
哲學家狄德羅說過:“人不可孤立,孤立則危。 ”
一個人被周圍的人視為眼中釘,那麼他就四面受敵,真的不好受。
這樣的情況,產生的根本,就是他自己不夠友善,比別人更早露出鋒芒。
人就像刺蝟一樣,隨時都準備傷害他人,那麼他的結局,大概率會被人按住,把所有的“刺”都拔掉。
在單位上,你待人不友善,就是有提拔的機會,沒有人舉手支持,這就提拔不了;在親戚朋友圈裏,大家一致反對你的做法,那麼你就處處受阻。
人再厲害,也是一拳難敵四手。被孤立的滋味不好受,結果很糟糕。
03
失去“口碑”的底牌,諸事不順。
就是張湯絆倒莊青翟的時候,城裏的一些商人,站出來說:“我們發財,是因為張湯會告訴我們一些政策調整的事情。”
商人們的話,很快傳到漢武帝的耳朵裏。
漢武帝問:“張湯,朝堂的政策,是不是秘密?”
張湯表示肯定。
漢武帝馬上露出了難堪的臉色。
接下來,漢武帝派廷尉趙禹審問張湯。
趙禹一開口就說:“張湯,多少人被你屈打成招,難道你還可以狡辯嗎?”
一時間,張湯變成了眾矢之的,就是城裏的百姓,都討厭他,認為他和奸商勾結。
沒有任何人支持下的張湯,選擇了自盡。
金杯銀盃,不如群眾的口碑。
一個人的言行舉止,得不到周圍人的認可;一個人的形象,變得很糟糕,沒有人看一眼,這就失去了群眾的基礎。
想來,失信於天下的皇帝,都會倒塌,更何況是普通人。
《墨子》中說:“誠信者,天下之結也。”
做人講誠信,做事被信任,這是走天下的根本方法。若是失去了,那人生發展的根基就動搖了。失業發展,如同浮萍一樣,是穩不住的。
04
張湯能做高官,能力不能說不強;能被漢武帝委以重任,信任度不能說不高;能夠被父親看好,從小不能說不勵志,但是他仍舊逃不過人生的悲劇。
高樓平地起,平地就是最硬的底牌。
十年樹木,根須就是最硬的底牌。
百年樹人,遠見就是最硬的底牌。
人活一生,千萬不要天不怕地不怕,為所欲為,凡事考慮長久一點,踏踏實實做人,公公正正辦事,兢兢業業為群眾服務。
人活一生,手裏一直都底牌,人生一直安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