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無論是工作、學習,還是生活,我們都需要進行各種發言,如回答提問、分享感想、提出觀點等。
對於很多人來說,這可能是一項挑戰,因為需要良好的表達能力。
但實際上,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出色的演講者,只要掌握這3個“公式”,你就能輕鬆應對所有的發言。

一、應對提問
公式:陳述問題+原因分析+處理對策。
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,經常需要回答對方的提問。可能是領導、可能是同事,也可能是老婆。
在面對提問時,我們需要針對問題,進行思考並給出答案。
有些人可能在表達能力有點欠缺,一時間思維有些遲滯,不知道從哪說起。
這時候就需要直接套用這個公式。
比如,領導問你:為什麼這個報告的數據,出現了多處的錯誤?
你就可以根據這個公式進行回答:
(陳述問題)領導,非常抱歉,我的這份報告,出現了一些錯誤。
(原因分析)我昨天下午接到這個任務後,就開始著手。在數據收集中,各位同事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。只是時間太緊,有些數據我沒有時間進行太詳細的校對,便用在了報告裏,導致了這些錯誤。
儘管有這些外部因素的影響,但還是我工作不細緻導致的。
(處理對策)我馬上重新對報告所有數據進行校對和修正,確保準確。
在以後的工作中,我也會引以為戒,更加認真、細緻。
先對問題進行明確的陳述,以便理解問題的本質。
再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,以體現你的思考和認知。
最後,給出處理問題的對策,這是回答的核心部分。
通過這個公式,你可以有條理地回答各種問題,展現你的邏輯思維能力。

二、提出觀點
公式:論點+分析+論據+結論
我們經常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,這可能是主動的,也可能是被動的。
表達自己的觀點,至關重要。我們做為獨立個體,對事物有著自己的判斷,對事情有著自己的觀點。
只有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,才不至於成為別人眼裏的“應聲蟲”。
這個公式,是標準的議論文結構。經典,也很好用。
例如在會議上,經理讓你談談對新的激勵制度草案的看法。
你可以說:
(觀點)這個草案,從整體上,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勵我們的工作激情,提升工作效率,也兼顧了公平公正。
只是在第2點上,我有一些個人建議。
(分析)這個階梯式提成比例的規定,可能會導致一部分人,把業績堆到一個人身上,以追求更高的提成比例。
(論據)比如,A和B都做了50萬的業績,按規定,他們都能享受5%的提成。如果B把業績給了A,A和B就可以享受100萬業績的8%提成。這就變相增加了A和B兩個人的提成。
(結論)所以我覺得,在這個規定之外,要有相應的配套制度,來填補這種漏洞,以促進這個草案更加公平合理。
首先,明確地提出觀點,讓聽眾知道你要表達的主題。
然後,對你的觀點進行詳細的論述,闡述其合理性和重要性。
接著,給出支持你觀點的論據,這可以是事實、數據或例子。
最後,總結你的論述並再次強調你的觀點。
通過這個公式,你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,並讓聽眾對你的觀點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。

三、儀式發言
公式:做出感謝+回顧過往+祝福未來。
我們會參加各種慶典、聚會、分享、宴請、婚禮等這些有儀式性的活動。
在這樣的場合,被邀請發言,是很常見的。
這種喜慶、振奮的場合,發言相對更加簡單。
不需要說什麼實質性的內容,只要根據公式,簡單走一下過場,就可以了。
比如在婚禮上,你做為男方的摯友,被邀請發言:
(做出感謝)感謝今天的新郎,給我這個機會,在此發言,以表達我誠摯的祝福和由衷的喜悅。
(回顧過往)我和新郎是大學同學,我們彼此之間非常瞭解。新郎是一位有責任心、有愛心的暖男。而新娘也溫文爾雅,聰穎賢慧。他與新娘的結合,是天賜良配,珠聯璧合。
(祝福未來)今天他們終於在親友們的見證下,喜結連理。我祝他們早生貴子、和和美美、白頭偕老。謝謝!
先表達對給予你機會分享的人的感謝,以表達尊重與感激。
然後,回顧過去的經歷和感受,為內容增添感情色彩,為這個儀式增添溫度。
最後,表達你對未來的期望和祝福,為未來注入正能量。
通過這個公式,你可以傳遞出積極向上的資訊,讓聽眾感受到你的真誠和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