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 icon 微醺夜話

五十多歲的70後:沒有退休金,也沒有存款的父母,有這三個共性

五十多歲的70後:沒有退休金,也沒有存款的父母,有這三個共性

五十多歲的70後:沒有退休金,也沒有存款的父母,有這三個共性

有人說:“錢財,生不帶來,死不帶走,別太較真。”

可人一旦老了,手裏也沒有錢,就不較真都難。

70後的我們,多半出生在農村,小時候跟著父母種地,砍柴,挖土,養豬,也不覺得多苦。

一晃,我們也五十多歲了,父母七八十歲了,苦日子就來了。

相比之下,父母有退休金和沒有退休金,家庭的區別很大。

那問題來了,是什麼原因,造成父母一輩子都不能退休呢?是時代的限制,更是格局太小。

通常,沒有退休金,也沒有存款的父母,有以下幾個共性。

01

第一,父母年輕的時候,也有拿退休金的遇,但是錯過了。

我的父母,出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,家在湘南羅霄山脈腹地。

那時候,各行各業開始興旺,但是良莠不齊,也沒有規範。

有的行業,其收入還不如種地,吸引力不強。

我的母親,上了初中,在村裏也算是文化人,因此被安排到了村小的代課老師的崗位。

代課期間,母親一邊教書一邊種地,忙得很。

我的姐姐出生之後,母親就不願意去代課了。用母親自己的話說,一來是錢太少了,二來是村裏有人說閒話,受不了。

我的父親,只有小學文化,不過他擅長自學。祖父是一個擺渡人,每天在碼頭上,搖著木船,送來來往往的客商。

有好心的客商,介紹父親去了縣城的械廠。

父親喜歡喝酒,機械廠規定不能喝酒。這讓父親很難受。

在機械廠工作四年,父親就離開了。回家了,喝酒,種地,收入少了一點點,但主打一個自由。

過了若干年,村裏的代課老師,變成了民辦老師,都解決了退休的問題。

機械廠延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,就改制,破產,一大批員工被安排提前退休。不符合退休條件的人,也得到了相應的補償,然後以自由人的身份,在五十多歲的時候,辦理了退休。

很明顯,我的父母是有退休機遇的,他們也抓住了,但是沒有遠見,又放棄了。

在村裏,類似的情況,真的很多。尤其是我們鄉里的林場,常常招工。但凡能夠留下來的人,都變成了職工,後來都退休了。

對於父母的工作選擇,作為兒女的我們,是難以理解的。但又能怎樣呢?父母總有離開“工作”的理由。父母當年也沒有退休的概念。

02

第二,父母熱衷生,夢想著“養兒防老”,導致長期入不敷出。

我有三姊妹,上有哥哥,姐姐。

我的母親有七姊妹,父親有五姊妹。

我的祖父母,也是農村人,一輩子都沒有退休。但是他們依靠幾個兒女,湊點錢,也能夠養老無憂。

祖父母的晚年生活方式,延續到了父母的身上。都是“養兒防老”。

父親看到兒子出生,鬍鬚都翹起來了,老高興。他認定,養老是有指望了。

作為農村家庭,要讓三個都上高中,大學,明顯是力不從心的。就因為讀書這,我的父母吃盡苦頭。

我讀五六年級的時候,母親總是到學校去求情,要學校寬容,允許過一兩個月再補繳學費。

我上初中的時候,母親就開始到處借錢繳學費了。

我上完中專,家裏負債累累。

家裏所有的孩子,都不上學了,父母開始還債。有的債務,父母沒有辦法承擔,就交給了二十多歲的我——父債子還,也天經地義。更何況,是因為我讀書產生的債務呢?

一家人齊心協力,把債務搞清楚了。但是家底卻還是“零”。

到了二零零幾年,村裏的交通方便了,通訊也發達了,世界各地的資訊,開始傳入村裏。其中有一條很重要的資訊——若是家裏有錢,是可以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,然後在對應的年紀,享受退休。

父母也想過這一件事,但是看了看,保險費要好幾萬,也就退縮了。這筆錢,是無論如何都湊不齊的,借都借不到。

有人也算了算,萬一這壽命不夠長,是要虧本的。這也是放棄的理由之一。

03

第三,父母老了,守著老家的幾畝薄地,害怕成為兒女的累贅。

我的父母在六十多歲的時候,還在種地,在城裏的工地幹活。

父母竭盡所能地自己養活自己,也給晚年的生活,準備一點點積蓄。

這積蓄還沒有多少,父親就患病了,腦血栓。三五天,就把積蓄掏空了。

父母不得不認命,回到村裏,依靠一畝三分地,種菜,種稻穀,實現自給自足。與此同時,也要幾個兒女,每個月給五六百贍養費。

我、哥哥姐姐,也同意給贍養費,但是給多了,自家也難以為繼,給少了,父母也不太樂意。

母親常常抱怨,五六百,一個月的醫藥費都不夠。

說實話,兒女都承擔房貸,又沒有穩定的工作,一個月能有多少錢,給父母養老呢?與此同時,老父母沒有任何收入來源,眼巴巴看著兒女,又于心何忍呢?這是特別矛盾的,也是痛苦的。

現在,父母七十多歲了,怕成為兒女的累贅,也變成了兒女的累贅。往後的日子,一個月一千元贍養費,隔三差五要去醫院給點醫藥費,不是鬧著玩的。

真的不是兒女不孝,而是這孝順的壓力,有點大。

04

70後,看過了父母的一輩子,體會到了父母不能退休的苦,再看看我們的往後餘生。

古人說:“積穀防饑,養兒防老。”這就說明,不能單純靠兒女供養,還要自己積累養老的錢財。

自己能退休,有一定的積蓄,也有房子,這就在經濟上,不麻煩兒女了。

只要你願意,當今的時代,是都可以退休了,真的不要錯過了。

至於父母的餘生,我們也只能盡力讓他們過得體面一些,百善孝為先吧。

一個 家庭,每一代人都要有遠見,別在該改變命運的年紀,卻選擇了退縮。

真的很差嗎o(╥﹏╥)o哪裡不夠好呢(;′⌒`)持續改進ing(ノ ̄▽ ̄)哪裡不夠好歡迎留言評論以便我持續改進ヽ( ̄▽ ̄)ノ感謝你的鼓勵ヾ(◍°∇°◍)ノ゙ (20 votes, average: 4.70 out of 5)
Loading...
Exit mobile ver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