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 icon 微醺夜話

當佛系媽媽加入比娃大軍

當佛系媽媽加入比娃大軍

中國青年報社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:“83.4%的受訪家長有過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做比較的行為。 “他們以為比較能給孩子增加動力,卻不知道孩子會在這樣的比較中,變得自卑、敏感、,甚至出現更嚴重的問題。

週六下午,小宇跟媽媽來到了諮詢室。 儘管他一直低著頭,但看得出來還不到14歲的小宇,個頭兒要比同齡男孩高得多。 “光長個子了,其他方面都不如別人。” 可能是擔心兒子聽到,小宇媽媽附在我耳邊輕聲說。

小宇上初二。 剛結束的月考,他考得很不理想。 期末考生物的時候,他突然覺得肚疼難忍。 匆忙交卷後去醫院檢查,卻沒查出什麼問題。 在醫生的建議下,媽媽帶著他去了心理科,心理醫生說小宇有輕度的,不過達不到服藥的程度。 思前想後,媽媽決定帶著小宇來進行心理諮詢。

不再佛系的媽媽

“肚子是什麼時候開始疼的?” 我問小宇。 他想了好一會兒,說:“第一科考試的時候就有點疼了。 “”之前都正常嗎?” 小宇點點頭。

“考試時發生什麼了嗎?” 我問小宇。 “他一考試就緊張,尤其是月考、期中期末考,他前一晚就睡不著。 不過,原來他只是緊張,沒有肚子疼……“媽媽搶著幫小宇回答。 見兒子有些不悅,她馬上笑著解釋,小宇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,樂於助人,細心孝順,從來不惹是生非。 “他是個讓父母省心的好孩子,老師和同學也都很喜歡他。”

上初中后,只要第二天考試,小宇就翻來覆去睡不著,總擔心自己考不好。 考試的時候,他會緊張得手心出汗。 說到這裡,媽媽轉頭看著小宇,笑著繼續說道:“膽子那麼小,白長個兒了。 “小宇看看媽媽,又低下了頭。

“那就是以前考試也緊張,但是肚子沒疼過?” 我用眼光暗示小宇回答我的問題。 他點了點頭。 我又問這次考試遇到什麼特殊情況嗎? 小宇看了看媽媽,我告訴他:“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,不用擔心。 ”

他告訴我,考英語時,有一道閱讀理解題恰好講的是考試。 “考試焦慮的癥狀有失眠、心慌、頭疼、肌肉緊張,還有腹痛,如果不及時干預,會變得很嚴重,影響到學習和生活。” 小宇覺得題中所說的跟自己的情況很像。 英語考試還沒結束,他就覺得肚子開始隱隱作痛。 接下來的幾場考試,他都是考著考著,就覺得肚子疼起來。 最後一門考試,他沒堅持到結束,就提前離開了考場。

“小學時考試會緊張嗎?” 我問小宇。 他說:「從四年級開始有點兒緊張,但只是心裡擔心,並沒有肚子疼。 “”緊張的原因是什麼呢?” 我問小宇,他看看我又看看媽媽,說:“考不好,會讓媽媽丟人吧! “”學習是你自己的事,是你班級排名,跟媽媽有啥?” 我問。 小宇看看媽媽,欲言又止。 我建議媽媽先出去迴避下。

見媽媽走出房間,小宇給我講了一件事。 初一下學期,媽媽的辦公室調來了一位阿姨,對方的女兒跟小宇在同一所學校、同一個年級。 兩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。 小宇媽媽一直不怎麼關注他的學習成績,總覺得健康最重要。 那位阿姨恰好相反,三句話不離女兒的成績。 每次考完試,她都第一時間問小宇媽媽:“你兒子考得怎樣? “每一次,小宇的成績都比那個女孩差一點。

雖然同事說「先胖不算胖」「男孩有後勁兒」之類的話,但次數多了,小宇媽媽也不淡定了。 “我媽覺得自己什麼都比阿姨強,但因為我的成績不如對方女兒,她慢慢覺得自己比別人矮一截。”

於是,媽媽開始給小宇報各種輔導班,每天檢查他的作業,還動不動給他布置學習任務。 每次考試前,她都反覆叮囑小宇要認真看題,一定要考好。 但小宇的考試成績就是趕不上那位阿姨的女兒。 媽媽不淡定了,開始抱怨小宇不爭氣。

上一次月考,小宇比對方落後十多名,爸爸覺得有進步,提議出去吃小宇最愛吃的烤魚以示慶祝,他高興得跳起來,媽媽卻說:“考得那麼差,你還有臉出去吃! “從那以後,小宇在媽媽面前謹小慎微,也越來越懼怕考試,在考前幾天就焦慮得睡不著、吃不下。

“我怕媽媽生氣,怕她因為我沒考好跟爸爸吵架,也怕她哭……”考試臨近,憂心忡忡的小宇翻來覆去睡不著。 媽媽也不睡,站在他房門前,叮囑他早點兒睡,考試時不用緊張。 考試那天,她還執意送小宇上學,一路上再三叮囑他不要緊張,沒考好也沒。 “她越是這樣,我越緊張,越是沒辦法發揮正常水準。” 小宇說。

努力“看見”自己的孩子

小宇媽媽坦承,一直以來,她都是一個理性的媽媽。 但新同事來了后,一切都變了。 對方天天都在聊孩子的成績、學校排名,將來考什麼高中、大學。 每次看著對方得意洋洋的樣子,她就覺得小宇不爭氣,越看越來氣。 為了宇提高成績,讓自己在同事面前「揚眉吐氣」,媽媽對小宇的學習投入了更多關注。 沒想到,她的做法卻讓兒子越來越恐懼考試,從考前睡不著覺到現在竟然感到肚子疼了。 媽媽很後悔,當著我對小宇說了很多次“對不起”。

在小宇看來,自己考試的分數、排名,與媽媽的態度和面子有著直接聯繫。 對學生而言,考試只是對階段性學習的檢測,但在小宇這裡附加了很多額外的東西。 考試成績差,媽媽會生氣、批評他,小宇更加焦慮,導致再次考試時更無法正常發揮,成績自然也就上不去,媽媽更加生氣…… 如此這般,形成了惡性循環。

我建議小宇媽媽調整心態,去發現兒子學習之外的優勢。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后,也不要糾結於排名,而是盡量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進步,比如字跡工整、作文比上次分數高了等。 其實,只要父母用心發現,就一定能找到可以點讚的地方。

家長把指責變成認可,由原來的你督促著、推著孩子向前走,變成孩子自己主動往前走,並努力被父母看見、認可,他的內心就會感覺到被滋養,焦慮的情緒會慢慢得到緩解,內心也會因此安穩踏實。 因為他知道自己被父母愛著,被全然地接納,也才更有信心和力量,去面對成長路上更多的風雨和挑戰。

與此同時,我也告訴小宇一些放鬆的方法,比如深呼吸、考前用力攥緊雙手。 當肌肉緊張程度到達巔峰后,自然就會衰減,放鬆下來。

“如果焦慮指數滿分是10分,這次考試,你的焦慮程度是多少分呢?” 我問小宇。 “9分吧。” 小宇說。 “回去後,你跟媽媽一起努力,看看下次考試時,你的焦慮指數是幾分。” 小宇和媽媽相視一笑,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。

一個月後,小宇和媽媽再次來到了諮詢室。 和上次低著頭、小心翼翼地跟在媽媽身後不同,這一次,小宇抬頭挺胸,和媽媽並肩而行。 他告訴我,媽媽變了好多,不再像以前一樣總批評他,考試前,媽媽會主動提出一家人出去吃飯、遛彎。 小宇也嘗試了我教給他的放鬆方法,這次月考,他的排名比上次提高了30多名,和媽媽同事的女兒只相差5個名次。 班主任誇他“考出了真實水準”,小宇開心地告訴我,這次考試,他的焦慮指數差不多是4分。

“謝謝您,梁老師,是您幫我緩解了焦慮。” 小宇向我表達感謝。 我告訴他,是他自己解決了焦慮,以後他還會解決更多人生難題。 小宇笑了,媽忍不住說:“我兒子一笑啊,整個世界都亮了! ”

很多父母都以佛系家長自居,愛說“孩子健康比什麼都好”,但當孩子不如其他孩子,比如身高不如人家、性格不大方、考試名次不好時,難免會焦慮、生氣。 可是,誰說只有次次考試拿高分的孩子,才能迎來成功的人生呢?

林清玄說:「可能小孩成績不是很傑出,不是那麼好,但是不要放棄,因為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。 就像種植物一樣,山坡地種竹筍、香蕉,沙地種西瓜和哈密瓜,爛泥巴里種芋頭,不同植物適合不同土地,不是只有一個樣子的。 “放棄和別人的比較,靜下心來,認真看看身邊的孩子,發現他的閃光點,把這個點慢慢放大,你會發現那是一個小小的太陽,能照亮孩子的漫漫人生路!


真的很差嗎o(╥﹏╥)o哪裡不夠好呢(;′⌒`)持續改進ing(ノ ̄▽ ̄)哪裡不夠好歡迎留言評論以便我持續改進ヽ( ̄▽ ̄)ノ感謝你的鼓勵ヾ(◍°∇°◍)ノ゙ (57 votes, average: 4.30 out of 5)
Loading...
Exit mobile ver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