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,每個人都希望在職場中獲得更多的利益,得到更多的尊重。
想要滿足這種願望,就必須要得到領導的賞識和提拔。
許多人在追求這一目標時,往往陷入了一個誤區:認為只要努力工作、展現出卓越的能力,就能獲得領導的青睞。
實際上,領導在提拔下屬時,所看重的首要條件,並不是努力和能力,而是站在領導自己個人利益的角度,去考慮下屬值不值得信任,有沒有眼力見,聽不聽話。
1、“信得過”是領導提拔下屬的首要條件。
這裏的“信得過”,不僅指的是下屬在道德品質上的可靠和正直,也包括下屬在工作中的誠信和可靠性。
更重要的,是下屬對領導的忠誠。
一個值得信賴的下屬,能夠在關鍵時刻為團隊和領導分擔壓力,提供有效的支持。
一個值得信賴的下屬,會與領導形成利益共同體,能為領導披荊斬棘,也能為領導守口如瓶。
只有這樣的人,才能讓領導放心,領導才會極為看重。

2、“指揮得動”是領導選人的基本條件。
再有能力的下屬,如果不能聽從領導的指揮,對領導來說,完全沒用。
領導的管理意圖,必須由下屬嚴格執行,才有意義,否則就是空中樓閣,隨時可能崩塌。
與能力相比,“服從”是領導更為看中的。
有些人,自恃有些能力,經常質疑領導的決策,甚至對抗領導。這種人,領導只會想方設法把他清除出去,怎麼可能會看重。
領導需要的,是那些不折不扣完成自己命令的下屬。即使領導的決策是錯誤的,也只會提醒領導。在領導沒有改變主意之前,都會堅決執行。

3、“一點就透”是上下級最舒適的狀態。
下屬如果在事物的認知上,能與領導同步,或是能跟上領導的腳步,這樣領導會更加省心省事。
一個再聽話、再信任的下屬,如果與領導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,就無法理解領導的真正意圖,辦起事來,自然經常無法讓領導滿意。
如果下屬能真正瞭解領導,知道領導想要什麼樣的結果,喜歡看到什麼樣的處理方式,並且順著領導的意去辦事,自然能得到領導的青睞。
這種“一點就透”的本事,需要下屬去觀察領導、琢磨領導,並順從領導。
說白了,這就是“向上管理”的精髓。凡事不與領導對著幹,而是用使領導舒適的方式,辦自己想要辦的事。

領導在提拔下屬時,會把努力和能力往後排,更重要的是下屬是否“信得過、指揮得動、一點就透”。
這三個方面相互關聯、相互促進,共同構成了領導對下屬的期望和要求。
作為職場人士,我們不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技能水準,更要注重培養自己的誠信品質、執行力和學習能力,以符合領導的期望和要求,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