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長

「出去浪」和「宅在家」的孩子,長大後誰更有出息?

那些浪漫的煙火,燦爛僅僅就在一瞬間。

人們為何會想點燃它?

因為人們期待更多的花樣兒。

「嘭——」

隨著一聲響,驚喜盡顯,人們歡呼雀躍。

只有煙花知道,自己衝向天空,需要多大的火力,綻放的一瞬,下一秒便是熄滅。

正如孩子的性格一樣,或許沒辦法用「內向」和「外向」做絕對的定義。

那些愛說愛笑的孩子,很會「浪」,人緣好,人脈廣,懂人情世故。

而內向的孩子,很會「宅」,極具觀察力,思維細膩,懂得慢條斯理。

孩子的性格真不是能猜透的,父母更應該客觀評價,耐心觀察,有效地溝通。


出去浪只不過是一個人的狂歡

「這麼開朗的孩子,還會哭嗎?」

一個7歲小女孩躲在角落裡大哭。

她的媽媽顯得十分,身邊的家長也是束手無策。

起因是在一次演講比賽,自己以0.5分的差距,錯過了第一名。

平日裡,這個孩子是口才班裡的佼佼者。

在一次次的彩排中,她都是大家心中的「第一名」。

面對大家的鼓勵,她經常說:「我們,謝謝你們支持我。」

媽媽也經常告訴她:「不是第一名,也沒事,努力就好。」

就是這樣會表達,陽光開朗的女孩,還是沒辦法面對自己的失敗。

可能大家普遍認為,開朗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失敗,知道調整自己,排解自己的情緒。

但事實上,很多開朗的人內心都是對自己嚴要求的,對別人更是有較高的期待。

因為自己的優秀,他會認為自己接觸的人也要優秀,這無形中給自己帶來了壓力。

在外人看來,自己很開心,陽光。

實則他自己調整自己狀態的過程,沒人知道。

沙盤活動中,女孩子講了自己的故事:

她喜歡交朋友,她的朋友遍及各地,她很合群,是大家公認的開心果。

有一次,她打電話,邀請大家到自己家裡聚會。

她的朋友們歡天喜地地帶著好吃的,好喝的,還有移動音響,遊戲機。

大家熱熱鬧鬧地玩了一整天。

天色已晚,大家也都喝得微醺,大家也各回各家,只留下她自己。

在空空的房間裡,她突然感到一陣厭惡,莫名其妙地哭了起來。

直接把盤子和碗摔碎,大聲地哭起來。

「這麼多的朋友,我沒辦法說出,我失戀了。你看他們多好,我不忍心。」女孩激動地向老師傾訴。

「然後呢?」老師繼續說。

「我發現,我的開朗只是做給別人看的。

其實,誰會和我感同身受。」

女孩認真地分析著。

或許,孩子的開朗只是一種交際上的方式。

換句話說,或是思維不同頻,就談不上開朗。

這就是為什麼,很多父母都說:「我家孩子慢熱,熟了就好了。」

孩子通過自己的觀察,找到自己的好朋友,接觸自己相接觸的圈層。

所謂:人以群分,物以類聚。

現在有一種概念,叫做陽光型抑鬱。

人前陽光燦爛,人後低落黯淡。

出去浪的人可能並不是真的開朗,有可能只是為了做給別人看。

開朗並不意味著孩子真的能處理好更多的困難,只不過比其他人多了更多地展現的機會。

很多問題,還是依靠自己解決,深入修正自己的內在,逐漸自我覺醒。


宅在家大不了就是很多人在深度思考

「我的孩子給我一場極致的浪漫。」

一位女作家在自己生日那天,收到了孩子送來的禮物。

兒子對照著媽媽出生那天的日期,找到了那一年的月亮。

用素描的方式,把月亮畫了下來,送給了她。

更令她激動的是,兒子給她預定了變裝寫真。

這位女作家被化妝師化成了一位精緻的公主。

正在她尋找自己兒子的時候,兒子騎著白馬向她跑來。

這一刻,她落下了眼淚。

因為,平日裡,兒子從來不會表達自己的心聲。

她說十句,兒子就回復一個字:啊!

家裡面討論一些事情的時候,兒子就直接一句:隨你們。

「每次我發火的時候,兒子就會遞上毛巾,一杯水。」女作家自然地回憶著兒子的點滴。

「每次看見兒子這樣的舉動,自己內心的怒火也消除了一半。」

父母往往會低估了內向孩子的內在小孩。

孩子在父母前表現得內向,只是配合父母做一個乖乖的孩子。

在外人面前,也會譴責自己的「社恐」,但決不會就此放棄自己的「內在力量」。

「如果內向是我的錯,那就讓他們在我大腦裡打架。」

一個理科學霸在採訪時說到:「我不怕被別人說書呆子,他們不是我。」

「當我獨處時,我的大腦裡會有各種各樣的人,他們七嘴八舌,等著我統合意見。」

說完,學霸笑了。

可能沒人理解他的感受,可他就是拿下了萬人矚目的「理科狀元」。

他也成了其他人沒辦法企及的「榜樣」,就是這麼怪。

千萬不要小看每一個內向的人,他們會用敏銳的觀察力,看穿真相,卻止於表達。

一旦內向的人發表言論,90%的都會不自覺地注意聽,因為太稀有了。

用「深藏不露」這個詞形容內向的孩子,再恰當不過。

人有千面,真實才是信念

淘氣堡裡,一個媽媽的怒吼,蓋過了孩子們的喧鬧:「你給我打回去,你怎麼這麼沒出息?不知道還手,給我打他。」

小男孩看起來6歲左右,已經嚇得愣在原地。

媽媽像瘋了一樣,必須要求孩子還手打回去。

面對發飆的媽媽,孩子一言不發,默默流眼淚。

「平時你跟我較真的能耐呢?真正需要你厲害起來的時候,你就馬上慫了。」

媽媽繼續指責,已經顧不上周圍的一切。

「難道內向的孩子就要挨欺負?」媽媽驚慌地控訴著。

後來,老師過來調節,媽媽稍有平復,拉著孩子離開了。

家有內向孩子,父母擔心:挨欺負,表達不好,過於敏感。

家有外向孩子,父母擔憂:別逞強,太自信,過於熱情。

孩子的性格本身就是有兩面性,甚至是多面性的。

當孩子遇到問題,下意識地反應,才是孩子真正的性格。

不論孩子是什麼性格,只要能適應社會發展,在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,就是優秀的。

告訴孩子:你不必因為你的性格,人有千面,你要做真實的自己。

做真實的自己,無關性格

父母想了解孩子真實的性格,就要感受孩子的感受,預判孩子的預判。

任何事情要先講感受,再處理問題。

當孩子的情緒被解決了,問題也就迎刃而解。

蹲下來,聽孩子說。

父母可能沒有看過孩子想要表達時的眼神。

那種著急,那種渴望被理解的感受,孩子最有話語權。

觀察者做了這樣一個實驗:

他讓父母們蹲下來走路,進入到教室,再外出走進商場。

最開始,父母們很是興奮,一個個躍躍欲試。

但真正逛了一大圈下來,父母們陷入了深深地自責:

原來,孩子看見的高度只有這麼高;原來,商場裡孩子只能看見你的大腿。

更多的父母開始明白:不蹲下來,永遠不知道低角度的恐懼感。

聽聽孩子怎麼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,不管是在睡前,還是美好的閒暇時光。

別急著給建議。

父母總是著急孩子的性格會影響未來,這就是在「杞人憂天」。

出於愛,這種著急很對;出於尊重,孩子更希望被理解,被感受到。

「支持他的決定。」因為只有做了才會明白。

「你想怎麼做?」聽聽孩子的想法,別著急,耐心等待。

相信孩子自己的總結能力,說不定還會帶給父母驚喜。

總結他們的感受。看見孩子著急,暴躁,急切就要平靜地說:

「你很著急,這是急躁……」「不開心……這是不開心……」「這件事,讓你難過了……」

孩子的感受就是很直接地表達,無需過多的語言。

父母能讀懂,孩子的就會自然流露,性格也會更平和。

少一些解釋,用幻想的方式實現願望。

「我也很想幫助你,長出大力水手的大拳頭。」

「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,是不是更好一點?」

父母可以和孩子同一個視角,幻想孩子心裡的世界。

之後再給出精確的選擇,孩子就會自己做出判斷,並且很好地處理問題,遇事不慌不忙。

孩子的性格與生俱來,交往方式卻和原生家庭息息相關。

別指望瓜地裡結出草莓,更別指望香蕉從地裡直接冒出來。

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種子。

誰也不知道,最後能開出什麼樣的花,結出什麼樣的果兒。

父母僅僅需要靜靜陪伴,靜待答案。

孤島

最近文章

發現丈夫背叛,聰明妻子的做法,值得借鑒

發現丈夫背叛,聰明妻子的做法,...

50 分鐘 ago

撒嬌女人最好命:女人會撒嬌,男人魂會飄

撒嬌女人最好命:女人會撒嬌,男...

9 小時 ago

男人“寵妻”的5個表現,就算只占一個,你都是有福之人

男人“寵妻”的5個表現,就算只...

17 小時 ago

如何追求一個離過婚的女人,這三招很重要

如何追求一個離過婚的女人,這三...

1 天 ago

男人不愛你了,其實就這兩個原因,很現實

男人不愛你了,其實就這兩個原因...

1 天 ago

夫妻長期分居兩地,各自過著怎樣的生活?

夫妻長期分居兩地,各自過著怎樣...

2 天 ago

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