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學家羅納德·波德爾說過:“情緒,可以像流感病毒那樣傳播,傳遞給密切接觸者。”
關於情緒的壞處,大家都很清楚,可是情緒從哪里來的呢?
我們總以為,壞的情緒,都是從外面帶來的,其實不是,往往是家庭內部產生的。
外面的世界很糟糕,我們多半會克制自己,但是到了家裏,卻放鬆說話,釋放出自己糟糕的一面。
在放鬆說話的時候,也期待家人能夠理解和幫助,可惜的是,太多的家人,恰好相反。
可見,習慣性反駁的親人,是來害你的人,而你可能渾然不知。
01
你的打算,大家都反對。
有一個孩子,準備週末和同學一起去騎車。
剛剛開口,父母就覺得不對勁。畢竟孩子才十幾歲,社會經驗不足,騎車水準有限,也很少離開生活的村莊。
父母覺得,有太多潛在的危險,因此立馬反對孩子,還例舉了很多的理由。
有一個孩子,打算放棄奧數,去學英語。
話還在嘴邊,大人們都反對。認為奧數已經學了兩個學期了,不能半途而廢。至於英語,可以學,但是不能建立在放棄奧數的基礎上。
孩子茫茫然,因為他同時學兩門,很吃力,專門學英語,又得不到支持。
孩子長大了,決定去南方打工。
父母幾乎要跳起來,認為打工沒有出息,不如在家開店,做養殖。
社交大師卡耐基說:“人一旦被別人否定的時候,就像刺蝟一樣豎起全身的尖刺不予接受。”
親人越是反對你的打算,你越會難受,似乎是用刺,在狠狠地紮自己。
你還會感受到,親人的話,就像一根刺,讓自己有一個個的傷疤。
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律,你的打算,只能在多數人的反對下,偃旗息鼓,卻又心存不甘。
02
你喜歡的人,大家都看不上。
當你長大了,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。
親人都期待你早點有對象,不要成為大齡剩女剩男。
在期待的眼神裏,你終於有了對象,並且非常認真地告訴大家,對象如何,家在哪里,條件還好。
但是你立馬會發現,大家期待的眼神不見了。
父母來一句:“就這個男人,太遠了;就這個女人,配不上你;就這個人,太窮了……”
若父母和強勢,一定要補充一句:“你要是和他結婚,有你好看。”
當然,父母還可以用高價彩禮,阻擋你和對象的交往。
到底是自己的愛情重要,還是家庭重要,你搖擺不定,後來你選擇了家庭。
但凡你喜歡的人,家人不喜歡;但凡家人讓你去遇見的人,你不喜歡。一次次錯過愛情,因此你年紀偏大了,家人又開始抱怨你,太沒用了,太令人操心了。
人與人的三觀,是不會一模一樣的,哪怕是血脈至親。因而,擇偶的標準,看人的眼神,都不同。家人習慣性否定你的對象,就是強求你認同他們的三觀,而你卻沒有辦法認同。
03
你傷心的事,大家滿不在乎。
有那麼一天,你和對象分手了。回到家,哭訴了幾句。
父親說:“不就是一個對象,再找一個就是了,你也太玻璃心了。”
母親說:“這個人啊,我早就看不順眼了,分了好呀。”
姐姐說:“滿大街都是人,何必就愛他。”
反正,就沒有人理解,你為什麼傷心,更不會有真心安慰的話。
也許在背後,大家還議論,你這次分手,太棒了,終於把“眼中釘”拔掉了。
還有一天,你弄丟了婚姻,獨自帶著孩子回到父母家。
本以為父母會心疼自己,但是父母卻皺眉頭,認為你太草率,不應該離婚。父母認為你可以離婚,卻不能要孩子。
或者有一天,你失業了,你被朋友拋棄了,你遇到了考不上的工作……大家都在給你找退路,認為沒什麼大不了,就是沒有給你依靠。
看到親人不在乎的樣子,你就知道,自己的傾訴,顯得那麼多餘。
你也許會封閉自己,不再吐露心跡,把痛苦放在心底,獨立流淚。
04
真正愛你的親人,會習慣性認同你。
什麼是真愛?不是父母給孩子提供開銷,不是兄弟姐妹互相借錢,聚會。
愛,是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,隨時可以有共情力。
作家羅素說過:“只有玫瑰和茉莉一起綻放,這個世界才會有參差多樣的美麗。”
我們不能百分百保證,自己不去反駁家人,但是可以同時擁有認同感。
吵吵鬧鬧之中,最後能夠心往一處想,那就對了。
經營一個家庭,不僅僅是經營財富、家業、教育,更多是經營生活的瑣碎。
日常生活中,父母多給孩子一些鼓勵,多聽一聽孩子的打算,需要什麼。把反駁的聲音,變成合理的建議。
孩子長大了,父母及時放手,學會尊重。不能理解的,那也支持一番,大家一起試試看。
兄弟姐妹交往,也能長兄如父,長嫂如母。也許不能一直感同身受,但從來不會張口就反對,就駁斥。
05
若你的親人,從未改變“習慣性反駁”,建議你及時遮罩他們的聲音,保持一定的距離。
若你有足夠的定力,那就用自己的真誠,改變家庭的互動習慣,讓每一個親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,用溫柔的溝通方式。
有人說:“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,等於生活在地獄裏。”
當親人習慣了支持,地獄很快會變成天堂。
親人數量很少,愛都不夠,何必傷害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