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上笑容,帶上祝福,閑來無事,去兒女家住一住,這是很多老人夢寐以求的事情。
特別是過年過節,既然兒女不能來老家團聚,那麼老人主動過去,到兒女家去,未嘗不是最好的安排。
正如一種智慧:“山不過來,我就過去。”
想法不錯,但是現實往往會給我們當頭棒喝。曾經,幾代人有距離,像風像霧又像雨,小住幾日,距離很近了,撥雲見日,陽光之下,就沒有看不清的事情。
通常,以下幾個不好的真相,需要老年父母早知道,早做出養老的方案調整。
01
兒女再好,養老還得看兒媳、女婿的態度。
“金融新聞”網路平臺上,說了一條五味雜陳的消息。
江西的一位父親,是普通的農人,搭車去離家一千多公里的女兒女婿家。
到了女兒家,女婿擺出不想搭理的樣子,女兒見狀也不敢說什麼,怕丈夫翻臉什麼的。
大概是父親家太窮,女婿不想被連累,或者是其他矛盾長期存在吧。
有網友說:“女兒出嫁了,和娘家的聯繫少了,關係自然就淡薄了。女兒更要考慮小家庭,對娘家也就少了期待。”
也有網友說:“要是父親帶著紅包,給孩子,也有經濟實力,女婿的態度自然就會好一些。”
不管具體原因是什麼,我們都要明白,女兒出嫁之後,是否歡迎娘家人,還得看女婿的態度。作為兒子,結婚之後,就要看兒媳的態度。
兒女作為成年人,到底是夫妻關係親密,還是跟父母親密,這是一個沒有辦法解釋的問題。
就像“媽媽和兒媳,同時落水,到底先救誰”的問題,到了要面對的時候,左右為難。也許,兒子的選擇是“娶了媳婦忘了娘”;女兒的選擇是“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”。
有一位作家說得好:“父母選擇兒媳女婿,其實是選擇自己的餘生。”
真正聰明的老人,在兒女結婚之後,儘量做到對女婿和兒媳,視如己出。力所能及地幫助兒媳和女婿,不讓兒媳在自己家受到委屈,不索要女婿給一大筆彩禮。
人心都是肉長的,別人對自己好不好,可以感受到。老人千萬不要在家裏,太強勢,要學會講道理,為子孫積德積福。
02
孝心和收入往往是成正比的,不能單憑兒女的人品。
鄰居張大爺,幾年之前,大病一場,去廣州某醫院,住了兩個月。
住院期間,張大爺的女婿陪伴了多日,還給了五萬多醫藥費。
去年過年之前,張大爺去廣州做復查,就發現兒女、女婿都不太歡迎了。
原來,女婿做生意虧了,但是家裏的房貸卻還在,被生活 壓得氣喘吁吁。
女兒想盡辦法從小家裏掏出五千元給張大爺,但是女婿知道後,大發雷霆。
因為自己的病痛,引發了女兒女婿的吵鬧,張大爺於心不忍,第一時間就回老家了。
細細算來,張大爺在廣州住一天,要花費一百多生活費,主要用於搭車、一日三餐。另外,進了醫院的門,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。
張大爺回到老家,轉了一些錢給女兒,也讓女兒過一個好年。
有時候真的要換位思考。
有多少兒女,不是不孝順,而是孝順不起。他們在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,還有車貸房貸,萬一失業了,那就乾著急。
從經濟方面來說,老人自己有退休金、存款,住在兒女家,不要兒女給一分錢,還能幫助兒女承擔一些日常開銷,這是很受歡迎的;若是老人身無分文,那就難免有累贅的可能。
孝順的根本,是一場雙向奔赴,每一次奔赴都要花錢。兒女小時候,父母掏錢,讓兒女長大;父母老了,兒女要掏錢給父母用,反哺。
聰明的父母,會想盡辦法讓兒女多讀書,能儘早立志。幫扶兒女建立家業。雖然父母吃虧多年,但是對於大家庭的長期發展,這是很有必要的。家風代代傳,更要家業代代旺。
03
人與人走得太近,是一場災難,父母和子女難免互相傷害。
和我同住一個社區的劉阿姨,本是農村人,最近來幫兒子帶娃。
娃有三歲了,剛剛到幼稚園。
劉阿姨的兒子安排娃週末去上國學課,劉阿姨反對,也懶得接送。
劉阿姨說:“都是孩子,就學這些那些,都是丟錢給別人。”
兒子生氣了:“媽,當初你家窮,沒有送我去輔導班,怎麼現在還不讓我送娃去輔導班……”
劉阿姨對兒媳睡懶覺的事情,也看不慣。畢竟,農村人,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才是硬道理。
兒子就更生氣了,說:“媽,我們經常上夜班,白天不應該補一補覺?”
也有一些時間段,兒子說得難聽了,劉阿姨就回老家。過幾天,大概劉阿姨想通了,又回來了,如此折騰。
事實上,老人很老了,走不動了,在兒女家住,那就多半會“忍氣吞聲”。生氣有什麼用?不過是讓子女更加麻煩,於心不忍啊。委屈自己,淚水在心中,也算是一份父母愛吧。
人與人交往,就像幾只刺蝟相處,若要距離很近,就得收起自己的刺,甚至把刺都拔掉。
看起來不錯的大家庭,往往是一朵玫瑰的樣子,給別人看的是花朵,看不到的地方,是刺。
04
有句話說得好:“父母的家是兒女的家,兒女的家不是父母的家。”
大家庭和小家庭,是有很大區別的,不能混為一談。
當老父母要去兒女家住的時候,應該看到真相,調整自己的定位,別總是擺出大家長的樣子。
若是沒有必要,儘量不要去兒女家長住,能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互相走動,就很好了。
偶爾有一頓團圓飯,大家樂呵呵,一頓接著一頓的團圓飯,吃起來索然無味。
人老了,最好是自己有退休金、房子,守住老伴,慢慢過,雖然簡單,少了煙火氣,但也少了煩惱,多了和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