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,對於每個女人來說,都是人生的大事,甚至決定了後半生的幸福與否。
有些人,把婚姻比作了女人的第二次“生命”。似乎只要擁有了好的婚姻,就如同重生了一般。
現實生活也確實如此,婚姻若是好了,那後半輩子就是幸福滿滿;若是過不好,恐怕就要跟不幸做伴了。
那麼,女人怎麼對待婚姻,才能把日子過好呢?
其實,答案就是四個字“知足常樂”。
01
知足,不貪心
所謂“知足”,就是懂得滿足於當下,珍惜手中所擁有的,不要盲目去追求,那些你夠不著的東西。
有些女人在婚姻裏,就很懂得“知足”。
她們不會過分追求物質,也不會總拿自己老公跟別人比,嫌老公沒本事,又或者無休止的從老公這裏索取,拼命的依賴。
她們更懂得珍惜眼前人,守護好現有的幸福,踏踏實實的過好每一天。
雨菲就是這樣一個,聰明的女人。她和老公都是上班族,掙的錢雖然不是很多,但她們小倆口的日子,過得卻很開心,很滿足。
雖然周圍同事也有家境優越的,甚至會在雨菲面前,炫耀老公多有本事,或者給她買了幾克拉的大鑽戒。
但雨菲從來不會心態失衡,整天樂呵呵的,根本不羡慕人家有多少錢。
在她看來,老公是個實在人,雖然不會說什麼甜言蜜語,但對她是真的好,從來不捨得讓她受一點委屈。
就憑這一點,雨菲心裏就十分滿足。她覺得,只要兩個人一條心,互相懂得,給到足夠的愛與體貼,再多風雨也不怕。
而這一切,恰恰正是雨菲想要的生活。
正如古人所言:“知足者常樂。”
雨菲因為知足,讓她在平凡的生活中,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,真真切切感受到婚姻帶來的甜蜜與溫暖。
02
常樂,不抱怨
婚姻是一輩子的相伴,那麼多年的朝夕相處,總會有意想不到的磕磕絆絆。
沒有夫妻是不吵架的,也沒有夫妻是不鬧矛盾的。

但面對問題,我們是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,還是不停的抱怨和指責,往往就決定了婚姻的幸福程度。
阿語的老公,在單位裏是中層,每天都很忙碌,時不時的還要出差。整天飛來飛去,能夠留在家裏,陪在阿語身邊的時光,真的是少之又少。
阿語的心裏雖然也會有失落,也會羡慕別人的老公,能隨叫隨到,時時刻刻陪在左右。
但是,阿語並沒有抱怨過老公,更沒有因為這件事去跟老公鬧脾氣。因為她知道,老公也是在為了這個家打拼,她理解老公的辛苦和不易。
如果老公在家,她會拉著老公,一起看看電影,逛逛公園,或者就是簡單地吃個飯,聊聊天,品味兩個人的甜蜜時光。
但如果老公忙了,顧不到她了,她也會自己把生活安排的有滋有味。
阿語覺得這樣挺好的,有困難一起面對,有快樂一起分享,這就是她想要的婚姻生活。
林語堂曾說:“幸福人生,無非四件事,一是睡在自家床上;二是吃父母做的菜;三是聽愛人講情話;四是跟孩子做遊戲。”
阿語正是明白了這一點,即便聚少離多,她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小確幸。
03
理解,不苛求
婚姻裏,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跟責任。
只是,很多女人在結婚之後,就會把生活重心全都放在了老公身上。希望老公能陪自己,哄自己,給自己帶來想要的幸福。
正因為如此,她們對老公會有越來越多的期待跟要求,甚至變得越來越苛刻。
老公若是做不到或者做不好,她就會心生怨懟。除了抱怨之外,還會覺得老公不愛自己了,連帶著覺得婚姻都很不幸。
但事實上,即便是夫妻,我們依舊是獨立的個體。你的生活,你的幸福,你自己要負全責,而不是指望著老公來給予。
泰戈爾曾說:“愛情是理解和體貼的別名。”
我們在婚姻裏,希望老公對自己百般疼愛的同時,你也要學會理解與體貼對方。
適當的降低期待,學會自己哄自己開心,不要對老公有那麼多苛刻的要求,你們之間的相處一定會更輕鬆,更舒服。
波伏娃在《第二性》一書中寫道:“女人之所以成為女人,與其說是天生的,不如說是形成的。”
很多時候,你希望婚姻過得好,希望自己是幸福的。這些都不是“天生”的,而是需要你去爭取,去經營的。
其實不難發現,那些過得舒心的女人,她們對待婚姻的態度就是“知足常樂”。
既懂得珍惜現有的一切,不貪心;又能保持樂觀的心態,不抱怨;還會理解並接納丈夫的不完美,不苛求。
如果我們都能用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婚姻,那麼又何愁不會幸福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