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裏寫道:“孔子晚而喜《易》……讀《易》,韋編三絕。”
孔子一生都在讀書,晚年時,讀書更用功。
他手裏的書,是用繩索和竹木做成的,經過反復的打開誦讀,又抄寫多次,繩索都磨斷了。
和少年讀書對比,孔子晚年的感悟更多,還留下三句話:“時也,命也 ;慎始,善終 ;盡人事,聽天命。”
認真琢磨一番,三句話,皆在渡人。
01
“時也,命也”:做事別急,此一時彼一時。
孔子的祖上是貴族,但是到了他這一代,就沒落了。
他想要重新擠進貴族的圈子,於是在十七歲時,去參加魯國季氏的宴席。
季氏的家臣陽虎,看到窮酸的孔子,擋住去路,說:“今天的宴席上,都是有名氣的人,你是誰?不是邀請名單裏。”
孔子只能回家,但是他沒有消沉,而是繼續讀書,並且用心做好日常的事情。
後來,孔子因為才華出眾,口碑好,被魯國重用,一步一步做到大司寇的位置。孔子還周遊列國,名氣越來越大。
有一天,陽虎送一只烤乳豬,拜見孔子。
陽虎說:“日月逝矣,歲不我與。”
原來,時間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,只是改變的速度很慢。
若是你急躁,能力沒有彙聚,做什麼都不成功,還會被人看不起。你厚積薄發,機會遲早會來。
《易經》有言:“君子藏器於身,待時而動。”
人要成事的最佳機會,不是固定的某一天,而是自己的能力足夠強大了,隨時可以打一個翻身仗。
北宋的呂蒙正,小時候被父親拋棄,和母親住在窯洞裏,過年都沒有食物,親戚朋友都看他的笑話。
當呂蒙正一舉高中,做了官之後,所有的人都刮目相看,並且他被提拔為宰相。
對於人生過往,他寫下“人道我貴,非我之能也,此乃時也、運也、命也”,和孔子的認知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人生不順的時候,心無旁騖地讀書,扎扎實實工作,認認真真總結經驗。不經意之中,你生命會發光,從而好運氣就來了,貴人也出現了。
邏輯很好理解——你是金子,就能夠吸引好運氣。
02
“慎始,善終 ”:做人別狂,小心駛得萬年船。
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子路,長得威猛。
有一天,子路打扮成將軍的模樣,帶著佩劍來讀書,遇到人就說:“我好看吧。”
孔子批評:“巧言令色,鮮矣仁。”
總是靠外表來裝扮自己,卻沒有真材實料,這是要吃虧的。子路領悟了這樣的道理,把衣服更換了。
可悲的是,子路後來去衛國做官,捲入內亂,又冒死沖進混亂的衛隊,嗚呼哀哉。
孔子點評子路:“由也好勇過我,無所取材。”
人在社會上混,真的的如履薄冰,如臨深淵,不能不謹慎。
若是沒有周密的部署,事情就不要輕易開始;若是事情開始了,就不要隨便放棄,不要有惡毒的做法,要給事情 好的結果。
有句話說得好:“人與人交往,始於顏值,成於才華,終於人品。”
能做人成功的,不是取得了豐功偉績,也不一定有很多錢,而是人品過關,一輩子都有善意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
一個人呱呱墜地的時候,都是好人,但是要在蓋棺定論的時候,還是好人,這才是做人的根本。
另外一方面,做人要懂得“惜命”。遇到任何麻煩,都要愛惜生命,別逞強、不衝動,更不要張狂。
裝愚,示弱,沉默寡言,微笑,冷靜等,是在降低自己,也是在保護自己。
03
“盡人事,聽天命”:結局別怨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孔子的一生,去了很多國家,但是處處碰壁。困頓在陳國蔡國之間,幾天都吃不到飯。
到了晚年,他為自己算了一卦,卦像是:“旅小亨,旅貞吉。”
一路上顛簸,一路上鬱鬱不得志,但是沒有什麼壞處啊。
解釋卦象,恰好見證了孔子的一生。
孔子說:“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《易》,可以無大過矣。”
原來,人生所有的經歷,都不會浪費,都是給我們什麼啟迪;遇到什麼人,都會告訴我們什麼。
困難,也是當頭棒喝,讓自己知道什麼方面是 不行的;成功,讓我們知道自己可以走什麼路,是什麼材料;嘲諷,是看清人臉的時候;算計,是人心的反應……人家拒絕你,是因為你自己不夠優秀,沒有什麼值得合作的。
面對各種難題,我們就不努力了嗎?不是的,而是越挫越勇,屢敗屢戰,終究會走出一條路。
古人雲:“人生在世,富貴不可盡用,貧賤不可自欺。”
世上沒有任何人,會完美無瑕,也不會有百分百滿意的結局,但是我們可以享受其過程,每一分一秒都是幸福的。
《易經》中說:“自天佑之,吉無不利。”
你積極去行動,老天會給你好的安排。至於結局,哪怕不滿意,也沒有關係,因為你的 汗水,真的很美。
04
人生很苦,要自渡,也要他渡,還要渡人。
當我們仰慕孔子的時候,更要看看他的人生歷程,學一學他的精神,而不僅僅的讀幾本書,背誦幾個古人的句子。
船在洶湧的波浪中行駛,固然是危險的事,但只要把舵者善於應付,處處都能化險為夷。
人生如行船,有掌舵的本事,有迎風破浪的定力,那就能順利抵達彼岸。
從今往後,積極向上,明天一定會好起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