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人都注重自我的年代,想要維持好婚姻真的很難。
前段時間,我的一位朋友和她丈夫結束了異地戀的婚姻,原本以為婚姻生活會特別順利,可沒想到不過兩周時間,她就覺得很崩潰。
原來,朋友從談戀愛開始一直都和愛人分居兩地,起初是因為彼此的工作都做得不錯,誰都不願意為對方犧牲。
後來慢慢覺得偶爾見面的感覺也不錯,於是兩個人便心照不宣的保持著這種忽遠忽近的關係。
他們之所以選擇結束異地,主要也是來自於父母的壓力。
朋友和丈夫結婚多年,但因為異地的緣故一直沒有要孩子,一方面,她覺得男人也不在身邊,萬一孩子有個頭疼腦熱對方也顧不上,就覺得不如再看看。
另一方面,她其實也沒有那麼喜歡小孩,所以在丈夫不逼迫的情況下,她也樂於過自己的生活。
01。
一提到異地戀,很多人馬上會露出擔心的神色。
談過異地戀的人都知道,即使你有愛人,但很多時候當你需要這個人的時候,你並不能真切感受到他。
因為異地戀的愛情,只存在文字裏,而無法落實到生活裏。
你難過、傷心時,最需要的是什麼?
是文字的安慰嗎?
不是,這個時候的你,需要的是一個結結實實的擁抱。
很多時候,一個擁抱就能解決所有的事。
可是作為異地戀的情侶來說,這麼簡單的要求也做不到。
何麗和丈夫周銘結婚3年,但兩個人真正在一起的日子不過一個月,早在戀愛時,她和周銘就一直是異地狀態。
何麗和周銘是通過旅遊認識的,巧的是他們都剛經歷了一段失敗的感情,也許是為了忘記舊愛,兩個人很自然有了更多接觸。
當彼此產生感情的刹那,他們才想到現實問題:距離。
那時候,他們都各自有不錯的工作,如果放棄意味著一切都要重新開始,因此誰都不願意妥協。最後他們商定好,不如就先談異地戀。
02。
一開始,誰都沒有想到這段感情會有結果,畢竟兩個人不在同一個城市,而且開始戀情的時候兩個人的目的都不太純粹。
所以直到兩個人結婚後,他們還是很恍惚,總覺得像夢一樣。
剛結婚那一陣,何麗因為工作出色,領導許諾會給她夢寐以求的職位,因此原本決定放棄工作跟隨周銘的何麗猶豫了。
看出了妻子的糾結後,周銘主動提出,不如繼續保持異地,只不過在行為上可以做出一些改變,比如說先把兩個人的錢放在一起,為以後做準備。
一番協商後,由周銘把錢交給何麗一起管理,因為何麗本身的工作就是金融方面,相對來說她更懂得投資理財。
那一年,兩個人銀行卡的數字在不斷上升,可感情卻並不是如此。
可能是因為工作的壓力,愛人不在身邊的無力感,特別是當彼此遭遇挫折時,那種感覺會特別強烈,久而久之彼此都覺得內心孤獨。
都說好的婚姻是會讓人感覺到幸福、充實,一旦婚姻有了讓人孤獨的感覺,多數是因為婚姻出現了問題。
03。
發現問題後,他們也試圖想過方式來調整,比如說某一方做出妥協。
但後來他們發現,其實根本的問題不是距離,因為隨著他們的職位不斷提升,他們也擁有越來越多的錢,比起以前,現如今的他們想要隨便飛一座城市也更容易一些。
但人往往是這樣,深愛時,即便條件不允許,依然會努力去克服,去達到彼此的期望。
然而一旦感情慢慢變淡,就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還是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藉口,比如說最近太忙,工作太累等等。
所以說到底,阻礙兩個人感情的,從來不是一些外在的因素,而是兩個人的心。
那些結婚多年一直保持著很好關係的婚姻,離不開兩個人的努力維繫和堅持。
無論是只見錢不見人,還是只見人不見錢,甚至於人和錢都在,可一旦兩個人的心遠了,步伐不一致了,依然會矛盾重重。
年輕時,我們都覺得物質很重要,只有有了好的物質,才能給感情錦上添花。
但最後發現,其實愛比物質重要,因為錢沒了可以重新賺,但是如果愛沒了,想要重新獲得,卻不那麼容易。
所以,在有愛的前提下,希望你能做一個願意付出的人,而不是做那個總是等著別人付出的錢。
愛很脆弱,可能因為一點點變化,它就會消失不見,但愛同時也很珍貴,因為一旦愛上,可能就是全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