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手在民間
這紛紛擾擾的世界,就是人間。人間就是生活。生活就在人間。生活陪伴著人們,人們陪伴著生活。二者相互依賴,相互成全,共生共存,如影隨形,像一根繩上的兩個螞蚱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誰都離不開誰!
生活如一列單程列車,一去不復返,永不回頭。人們皆若列車上的乘客,有的人會上車,有的人會下車。上車的人,來到這個人間,下車的人,離開這個世界。
從古至今,在芸芸眾生中,總不乏那些民間的高手。諸如:我們中學課本裏學到的賣油翁,油過銅錢而入壺中;劉邦、朱元璋從布衣成為皇帝,楊文廣箭射銅錢等,不勝枚舉,比比皆是。

打小受人待見
如今生活中,高如雲就是個才女,或者說是有心計的女人。
她被譽為現實版的民間高手。
高如雲姊妹四個,下麵一個弟,她排行老四,她的那個弟,年齡最小,排行老五。
高如雲的父親——高福海,是個農民,老實巴交的農民。平時遇到事情,他沒有什麼主見,是個典型的“牆上草,順風倒”,老婆說了算,老婆說啥,就是啥,從來不反強,所有事務都按老婆的意思辦。因此,他有了一個“老婆迷”的綽號。
不過,高福海為了養活幾個孩子,還是很能夠吃苦耐勞。生活中,他任勞任怨,無怨無悔,勤勤懇懇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。
高如雲的母親——張大花,長相一般,別看是個農民,卻是女中豪傑。她膽大,心細,心野,個性強,心狠手辣,當面說一套,背後說一套,只佔便宜不吃虧,面相上都帶著狠勁,在村裏,是被公認的“母老虎”。所以,張大花在村裏的威望並不高。
不過,張大花的腦子還是很好用的,也很有心計,通過她事無巨細地持續努力,把整個家庭治理得頗居生機,井井有條。
高如雲剛出生時,模樣長得很好看。她個頭不高,粉紅色的皮膚,粉紅色的圓臉,配上粉紅色的衣服,渾身胖嘟嘟的。
她不到一歲,就會咿呀學語,不到兩歲,就會清晰地說出一些簡單的話語,三歲多一點,很多話,都能口齒伶俐地說出來。
因為這些,在不大的村裏,許多男女老少,都很喜歡高如雲,並誇獎她是個能說會道,腦子不笨的孩子,也都願意和她接觸。其父母更是看在眼裏,愛在心裏,尤其喜歡她,設身處地地偏向她。這就是高如雲的特點和優勢,家中除了其弟,沒有一個姐姐能跟她相提並論。

中途輟學
那個時候,農村不比縣城,農村條件差,縣城條件好,縣城有幼稚園,學前班,農村沒有幼稚園,學前班什麼的。
因此,高如雲打小沒有上過幼稚園和學前班,六歲時,直接上小學一年級。她腦子靈活,動手能力強,學知識一學就會。老師和同學們,都很喜歡她。
高如雲讀了初中,順利地考上了高中,其學業朝著成功的方向發展,老師高興,家人高興,她也感到很高興。
當時,她的幾個姐姐,相繼出嫁,組建了家庭,還生了孩子。
她讀完高二下學期的課程,因為家庭條件太差,實在供應不起她讀書,就極不情願地輟學回家,當了一名農民。
張大花仔細地看著高如雲稚氣未脫的臉,充滿期許地說:“如雲,說實話,你年齡不小了,應該為家庭、父母分擔一些責任和義務。你現在輟學,總是呆在這裏也不是什麼辦法,應該在外面找個工作,一來鍛煉一下自己,二來掙些錢,養活自己,三來補貼一下家用。爹娘不能養你一輩子不是?你得理解爹娘的良苦用心。”高福海也是這樣說。
高如雲不無愁腸地說:“爸媽,我是年齡不小了,你們說得意思我都懂。可是,我剛從高中校園裏回來,沒有社會經驗,沒有工作經驗,啥都不會,去哪里找工作呢?又能幹些什麼?”
張大花看似早有預謀地說:“如雲,咱鄰居,你麻子哥、麻子嫂,在鎮上開了一家超市,原來是他兩口做生意,前不久,剛擴大了規模,聽說正在招人,現在我去找你麻子哥和麻子嫂,看他那裏缺不缺人手,如果可以,我推薦你,到他鎮上的超市裏去幹活,你看怎麼樣?”
高福海微笑著說:“中中中,我看中,孩她娘,你真中,事不宜遲,你趕緊去找麻子兩口說事吧,我們在家靜候佳音。”
高如雲笑著大聲說:“爹娘的話我得聽,我聽爹娘的,爹娘讓我幹啥我就幹啥。”
於是,張大花沒有遲疑,也沒有猶豫,主動找到麻子兩口,推薦高如雲去他超市裏幹活兒。
平常,麻子兩口熱心腸,熱衷於村裏的公益活動。對村民們,也樂善好施,能幫忙時都幫忙。
麻子兩口笑著說:“福海嬸,咱是街坊,也是鄰居,俗話說,遠親不如近鄰。我們的超市,剛擴大了規模,正是用人的時候,用誰都是用。你給如雲說吧,我們同意她去俺超市幹活。明天早上六點半,就讓她去俺的超市幹活兒。我們在那裏等著她。”
於是,這個事情,就這麼輕而易舉地敲打了下來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高如雲去麻子兩口的超市幹活。

一把下去很准
高如雲腦子靈,有心計,在麻子超市幹活肯琢磨,愛動腦,不惜力,知道變通,深受麻子兩口的喜愛和好評,顧客們,也都對她另眼相看,感覺她是個做生意的材料,未來可期。
半年下來,高如雲是有絕活的,比如:顧客們要一塊錢的麵條,她一把抓下去,用電子秤秤一下,不多不少,剛好值一塊錢;顧客們要五塊錢的瓜子,她用鏟子往塑膠袋裏裝,用電子秤秤時,不多不少,剛好價值五塊錢等。除此之外,例子很多,不勝枚舉。
另外,高如雲還會因人而異,看人下菜,盡顯精明的一面。
顧客們說:“這姑娘,神了啊,是個能人,是個有心計的人,她咋這麼有才呢,俺不如她!”
麻子兩口對高如雲的一些絕活,更是讚不絕口:“她是民間高手啊!說實話,咱用她是用對啦,她比別的員工強多啦!”
為此,高如雲自己感到很開心。
於是,這些事情,在鎮上的顧客們當中,跟長了尾巴似的,迅速地傳開了。
很快,在家呆著的張大花和高福海,也知道關於高如雲的一些事情,這兩口也感到很開心。

去小學教書
兩年後,村負責人高大中,找到高福海,遞著香煙說:“福海哥,咱村小學因為欠薪,老師奇缺,眼看學校都運行不下去了。你兄弟我當這個負責人心裏急呀!要不然,我看這樣:你給咱如雲做一下思想工作,讓她去咱小學教書,權當是給我幫忙哩,中不中?你就給我幫個忙吧!”
高福海傻乎乎地笑著,接過香煙,點著火,“跐溜,跐溜”地抽了兩口,嘴裏說:“老弟,俺家的情況你不知道,實話告訴你,不怕你笑話,俺家的的大小事情,都是你嫂子說了算。我在家只是聾子的耳朵——擺設!另外,我們這裏有句俗語:兒大不由爹,女大不由娘。如今,如雲長大了,我說得話,她未必會全聽!我看這樣:你說的這個事,我儘量跟她說,成與不成,我不敢打保票,我只想去試試。咱弟兄兩個做個君子協定:說成了你別高興,說不成,你別惱我。”
高大中笑著說:“就這也中,就這也中,謝謝你了哥,謝謝你了哥。”高大中嘴裏嘮叨著,笑著走開了。
當天晚上,高如雲回到家,高福海把高大中找他,說過的事,一字不漏,和盤托出。並說:“如雲,咱在這個村居住,高大中又是咱這的負責人,如今他找上門來,他說的事,咱要不照辦,今後,咱在這會有好日子過嗎?另外,我這一輩子都敬仰教書育人的知識份子。我也喜歡教書,可是沒有這個能力,只有寄託到你身上了,我看你教書不錯。”
張大花也是這樣說。
高如雲支支吾吾地說:“難道您倆不知道,現在咱村小學,開不下來工資,才找我去教書,說實話,我真不想去。說實話,人呢,還是現實點好!”
張大花說:“孩子,去吧,真不中,到學校幹半年,就找個托詞回來,不幹了,然後,還去麻子兩口的超市幹活。”
高如雲人聰明,有心勁,有心計,教書教得很好,受到學校領導,教師,學生的一致好評。
高如雲在村小學教了一學期的書,就不幹了。當然,她的工資分文未得。她不在學校教書的理由,倒也合乎情理,能說得過去。當時,她要嫁人,嫁到縣城去,過城裏人的生活,結婚後,往返十幾裏,教書不太方便。

遇到拐彎賬
前些年,縣城流行高息集資,高如雲把自己手上的五萬塊錢,交給婆家姐夫,進行高息集資。
高如雲還鼓吹娘家三個姐高息集資,她的姐姐受其蠱惑,總共集資十二萬元。
後來,事情的結果,跟大家想像的完全一樣:高如雲的姐夫,拿著數百萬元的集資款,逃之夭夭。集資人聯合報警,警方介入,即刻抓捕高如雲的姐夫。
高如雲通過非正規管道,找到其姐夫,以兒子出國留學為名,總共要回那十七萬塊錢到本金。
其實,高如雲的兒子出國留學,是公派,她出不了多少錢。
高如雲要回這十七萬塊錢,在縣城的老城區,以三十五萬塊錢的價格,又買了一套套房。
有一次,高如雲的母親過生日,高如雲的丈夫——大方,喝醉酒,說出了在縣城又買套房的事。高如雲給其丈夫使眼色,大方心領神會,就不再說話了。高如雲的家人,以齊刷刷的目光看向她和丈夫。
在警方介入,抓捕高如雲的姐夫之前,高如雲沒少放“煙霧彈”,她多次趾高氣揚地對其三個姐姐說:“姐,過去個人集資,本身就不受法律保護,現在籌集資金的人畏罪潛逃,你們就吃一個啞巴虧,認倒楣吧!我還放進去五萬塊錢呢,我也吃啞巴虧,咱有啥辦法?都認倒楣吧!”
其三個姐姐說:“妹子,我們這十二萬塊錢,摞在一起,很厚一遝子呢,那些都是我們的血汗錢呢,怎麼,就這樣認倒楣,都打水漂啦?我們的這些錢,扔到河裏還聽聲響呢,現在連個響聲都聽不到?”
其三個姐姐越說越生氣,情到深處,流下了眼淚。
高如雲歎了口氣說:“唉,啥法咧,咱有啥法咧,只能吃個啞巴虧!”她也抹起了眼淚。
其三個姐姐要去法院,起訴高如雲婆家姐夫,拍賣他的房產,家鄉抵債,高如雲不同意,她不客氣地說:“你們要起訴我姐夫,咱就不親戚,斷絕一切來往。”
其三個姐姐用堅定的目光,看著高如雲,異口同聲地說:“遇見這個事,你說怎麼辦?”
高如雲大聲說:“怎麼辦,還能怎麼辦?咱認倒楣!”
她的大姐夫說:“你說那等於沒說,俺的這十二萬塊錢,都是血汗錢,不能就這樣便宜他啦!”
一年後,員警抓住了高如雲的姐夫,其姐夫供出把這十七萬塊錢,全部還給了高如雲。
其三個姐姐,還有姐夫,氣勢洶洶地找到高如雲要債。
起先,高如雲躲著幾個姐姐,後來,實在躲不過去,就抵賴。
高如雲沒有拐彎抹角。直來直去地說:“現在我拿著這些錢,買房子了,你們等著吧!等我將來有錢了,再還給你們。”
其三個姐姐氣得要動手打高如雲,高如雲說:“你們膽敢打我,我就報警,你們吃不了,兜著走,警方會合法,合情又合理地處理的。”
其三個姐姐氣得渾身哆嗦,聲音顫抖地說:“高如雲呀高如雲,原來怎麼沒有看出來,你真是個有心計的女人呢,你太狠毒啦!”
從那以後,高如雲的幾個姐姐,也不和她來往。
很快,高如雲在親戚圈的顏面掃地,威信一落千丈。
高如雲親戚圈的人都說:“高如雲有心計,這一點,仿她娘!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