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白居易說:“行路難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復間。”
誠然,昨天和你推杯換盞的人,也許今天就變成了仇人;早些年和你一起遊玩的朋友,居然是一個老賴。
也許,有血脈關係的親戚,變成了十惡不赦的人,是家族中的害蟲。
從一個家庭來說,老人是最容易被感情傷害的人。他們比較喜歡人情世故,有慈悲心;同時,他們對社會的認知,又慢慢被淘汰,看不穿各種套路。
中年的兒女們,在尊重老人的時候,還要積極教育——請告訴家裏的老人,和親戚朋友關係再好,也別幫以下三種忙。
01
人家貸款,你擔保,無故就負債累累。
在鳳凰網上,有一個報導。
退休教師李中隨,在家閑坐。女學生女學生禹傳珍提著禮物,前來探望。
這多年不見的學生,居然還記得自己,真的令人感動。
彼此聊了一陣子,女學生就訴說自己的難處——孩子在國外讀書,學費都困難。
李中隨的同情心,被激發了,於是幫忙擔保,讓禹傳珍貸款十四萬。
從理論上來說,女學生的孩子,在國外讀書,一旦畢業,這十幾萬,不是分分鐘就賺到了嗎?這風險不大。
幾個月過去了,李中隨就接到了催債的電話;與此同時,禹傳珍卻聯繫不上了。這下子,李中隨不得不到處打工,想盡辦法還債。
看在親戚朋友的份上,老人就喜歡做老好人。老人見不得別人受窮,見不得別人失去創業、讀書的機會。
老人以為,幫人解決燃眉之急,應該是功德一件。
老人也不明白,自己就是擔保,也沒有親自把錢拿走,花掉,怎麼會把債務落到自己頭上?
也就是老人對“債務”的條條框框不清晰,加上心好,也就導致自己莫名其妙就變成了負債累累的人。
自己一分錢都沒有花,卻要還一大筆錢。這確實太冤枉了。
老人啊,不僅不要擔保,就是拿身份證給人用,到銀行、網貸平臺上,刷臉,也要杜絕。也不要給他人,隨意簽字。
記住,“擔保”的背後,就可能是為老賴保駕護航,為別人挑擔子,大意不得。
02
人家作假,你圓謊,難免要惹禍上身。
在戰國時期,強大的秦軍,攻打趙國。
趙國的老將廉頗,一次次抵住秦軍,取得了階段性勝利。
秦軍就派人花重金,買通趙國的大臣郭開,讓其說服趙王,撤掉廉頗,把將軍樂乘換到一線。
廉頗一氣之下,離開趙國,去了隔壁的魏國。
眼看,沒有了廉頗的趙軍,抵不住秦軍了。趙王意識到自己錯了,派使者唐玖去把廉頗請回來。
郭開偷偷拉住唐玖,說:“廉將軍與某素不相能。足下此去,倘彼筋力衰頹,自不必言,萬一尚壯,亦求足下增添幾句,只說老邁不堪,趙王必不復召,此即足下之厚意也。”
也就是說,廉頗被撤掉,是郭開的鬼主意。現在,又要唐玖,繼續詆毀廉頗,否則郭開的鬼主意就露餡了。
唐玖拿著郭開給的金子,去廉頗住的地方走一圈,就回復趙王:“廉頗老了,身體不行啊。”
趙國失去廉頗之後,最終被秦國吞併。唐玖,成為了趙國的千古罪人。
現在,有一種罪名,叫“包庇罪”。
若是別人做違法亂紀的事情,你卻使勁隱藏,那麼你也會被定罪。這可不是鬧著玩的。
很多老人,善良過度,真假也分不清。他們帶著“護短”的本性,看到親戚朋友,就認定他們都是好人,而他們的錯誤,置之不理。
比方說,某個侄兒,做了違法的事情,就逃到姑姑家,躲起來。某個親戚,找了第三者,還和愛人鬧離婚,老人就堅定地認定親戚沒有錯。
親戚朋友的禍事,老人包庇了,就是把禍事接到自己身上了。還是嚴詞拒絕為好,起碼應該保持冷漠。
03
人家辦事,你決策,多半被秋後算賬。
明代作家馮夢龍,說了一個故事。
有個叫王三老的老人,和幾個鄰居下棋。
他見兩個鄰居家,分別有男孩、女孩,也有結親家的意思,就積極撮合。
在王三老的見證下,兩個鄰居還真的做了親家。
可惜,好景不長,鄰居家的男孩,犯了怪病,總是醫不好。這下子女方家庭就責怪王三老,非要退婚。
詩曰:“月老系繩今又解,冰人傳語昔皆訛。”
看過一段對話:有人問,結婚為什麼請媒人?
有人回答:“媒人是頭一個結姻緣的人,也是離婚時,頭一個挨棍子的人。”
很多老人,就喜歡幫人做媒。主張了人家的婚姻,這就可能在多年後,婚姻不好的夫妻,把老人當成 眼中釘。
同理,別人做的長期打算,老人不要去幫忙做決定。一來是老人的認知有限,二來是未來的事情,無法確定。
老人不可能為他人的決定負責。何必隱藏被人秋後算賬的麻煩呢?
04
社會學家費孝通寫了這樣一段話:“傳統中國社會有一張複雜龐大的關係網,即熟人社會。人熟是一寶,熟人好辦事,這就是熟人社會裏每個人心照不宣的規則。”
熟人好辦事,這樣的人情交往規則下,很多老人就變成了熟人的擋箭牌,好心辦壞事,好心沒好報。
幫人,第一看人品,而不是看關係熟不熟。
幫人,看到底是什麼事情,舉手之勞是可以的,拼命幫人完全沒有必要。
幫人,還要問一問,兒女是否同意,畢竟幫錯人了,兒女會被連累。
善良沒有錯,沒有分寸的善良,就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