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林裏,小動物們快樂生活。
忽然一只烏鴉飛過來,“呱呱”兩句,大家就一哄而散。
被孤立的烏鴉很痛苦,決定搬家。
鄰居鴿子說:“你不改變自己,走到哪里都被人討厭。”
這就是著名的烏鴉定律。
在人際關係裏,我們都喜歡從自己的角度看人;就是換位思考的時候,說出來的話,還是帶著自己的主見。
我們還想要用大道理去規範別人,但一點用處都沒有。別人還是別人。
如果能夠學懂“烏鴉定律”,積極改變自己,那麼人際關係自然就好了。
因此可以斷定,作為女婿、兒媳,如果遇到不尊重人的公公婆婆、岳父母,不必翻臉,積極改變自己就夠了。
01
別看“烏鴉毛”,人都有缺點。
《伊索寓言》中有一個故事。
鳥王爭霸賽要開始了,飛鳥都去清洗自己的羽毛,渾身亮晶晶的。
烏鴉使勁清洗,自己還是黑壓壓的。他靈機一動,把其他鳥的羽毛,穿插在自己的羽毛裏,變成了一只五顏六色的鳥。
到了比賽現場,烏鴉被大家熱捧。但是不到比賽結束,穿插的羽毛就掉光了。
評委一聲歎息:“這些羽毛雖然漂亮,可本來就不是你的,你弄虛作假。”
有句俗語:“天下烏鴉一般黑。”
人都有缺點,並且是與生俱來的,未來也是不會改變。你若要他們改變,無疑比登天還難。
比方說,老人習慣了節儉,兒女買的新衣服不會穿,每天出門,都是舊衣服,很不體面。
比方說,老人什麼都捨不得扔,住在誰家,都把廢品撿回來。你要扔掉,他就和你生氣,認為你太奢侈生活了。
還比方說,老人睡覺打鼾,用什麼辦法,都擋不住。
想來,他們的缺點無法改變,那麼你就別看好了。
換一種角度,你應該看他們的優點。
老人把結餘的錢,給了兒女買房、創業;老人會幫忙帶娃;老人過節會準備兒媳女婿喜歡吃的美食……揚長避短,每個人都有不會太差,會可以看順眼。
02
閉上“烏鴉嘴”,爭吵沒有用。
烏鴉呱呱,誰都討厭。但是烏鴉一開口,都這樣,沒有辦法改變。
最可惡的是,開口說“好”,一點都不靈驗;而說“不好”,又特別靈驗。烏鴉嘴,還真的存在。
作為兒媳女婿,看到自己的父母,做錯了什麼,說幾句,也不會放在心上。
但是我們說公公婆婆、岳父母就不一樣了。他們和你沒有血緣關係,因此會認為你很討厭他們,認定自己確實是錯了。
年輕也有一個習慣——看到不好的,就忍不住要說幾句。
你一句,我一句,就變成爭吵。而我們的愛人,夾在中間,特別難受,不知道幫助誰才對。就如一個無解的問題——妻子和母親同時掉進水裏,到底先救誰。
有句諺語說得好:“寧做螞蟻腿,不做烏鴉嘴。”
行動永遠比開口更重要。
當一個人積極引導公公婆婆、岳父母的時候,那互動就很容易成功。
比方說,公公婆婆進門,不會把鞋放入鞋櫃,或者不會換鞋。他們在農村,就這樣。
你看他們來了,主動把拖鞋放在門口;看到地上有腳印,不要責怪,而是及時擦乾淨。
你的勞動,會讓公公婆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,從而改變。
還比方說,岳父母帶來幾只土雞,蹦蹦跳跳的,雖然是一番好意,但是家裏因此變得亂糟糟,臭烘烘。
你就帶著岳父母,去菜市場,讓人幫忙把雞宰殺好,清洗乾淨。接著一起回家。這就讓岳父母知道,下次如何做了。
泰戈爾說過:“總會發生些情願與不情願、知道與不知道、清醒與迷誤的那種痛苦與幸福的事兒。但如果心裏存在虔誠情感,那麼在痛苦中也會得到安寧。”
所有看不慣的東西,都是爭吵的根源。爭吵也只能把事態變得更糟糕,根本處理不了問題。唯有行動,會讓問題化解。
03
守住“烏鴉心”,善良換善良。
古人雲:“羊有跪乳之恩,鴉有反哺之義。”
外表難看,說話難聽的烏鴉,內心是善意的,孝道是本來就存在的。
也許很多兒媳女婿認定,自己沒有必要孝順,也沒有義務。
你放大格局,從一個家庭看。你的愛人給父母的贍養費,其中沒有你的一份子嗎?
若你的愛人,為了照顧走不動的父母,辭職了,不會影響到你的小家庭的收入嗎?萬一你也沒有工作,家庭就陷入困頓了。
夫妻是一根繩上的螞蚱,誰蹦跶,都會連著對方。
夫妻學會互相分擔,你很快會發現,自己的孝心,也是有回報的:一是夫妻的時間會統籌更好,賺錢和孝順兩不誤;二是愛人會感激你,促進夫妻感情變好;三是老人會感激你,從而更加尊重你。
你待人不冷不熱,憑什麼要人待你熱情洋溢?好的關係,都是雙向選擇的。
兒媳女婿,你怎麼厲害,都是“晚輩”。只要你不離婚,就應該主動幫愛人操持家庭,畢竟這個家,有你的一半。
04
當然,兒媳女婿在積極改變自己的同時,還要學會和岳父母、公公婆婆保持距離。
最近,流行“零糖社交”——也就是說,大家都保持獨立性,不彼此穿插太多。
正如古人所言:“以淡字交友,以聾字止謗,以刻字責己,以弱字禦侮。”
血脈相連的人,都不會一直沒有矛盾,更何況是半路來的親緣關係呢?
正因為有矛盾,父母和兒女才分家,在聚聚散散之中,過好餘生。
凡事看淡,看開,看遠,一笑而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