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前做好功課,讓溝通成為愛的橋樑,而非親密關係的殺手。
我們都知道,吵架是非常傷感情的事兒。 不管是戀人還是夫妻,如果兩個人經常吵架,這段關係估計就很難維繫了。 即便是因為某種原因必須維繫,可能也沒有什麼品質可言。 所以,良好的溝通對親密關係的建設和維繫是非常重要的。
道理都懂,可有些人為什麼還是很難做到好好溝通呢?
一段為了溝通而開啟的對話,三言兩語就演變成傷人傷己的爭吵肯定是有原因的。
但遺憾的是,很多當事人除了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氣和憤怒,根本無法具體地說出溝通中存在的問題,當然也很難通過解決這些問題來避免爭吵的再次發生。
因而,在婚前的心理建設和成長過程中,一定要把溝通能力的提升納入進來,讓溝通在未來婚姻中成為愛的橋樑,而不是親密關係的殺手。
今天,我們就來講講親密關係中的溝通障礙和良好溝通的基本要素。
三大溝通障礙,好好說話的攔路虎
先來看看親密關係中的溝通障礙,排在第一位的非讀心術莫屬。有些人對自己解讀人心的能力迷之自信,從不傾聽伴侶的表達,直接就對其內心活動進行不可置疑的判斷。
比如,看到男友的女同事搭他的車,還沒等男友解釋,女孩就開始大發雷霆:“你肯定是喜歡人家,要不怎麼會讓她搭車? “”你肯定覺得我不如你的女同事好看!” ……
這樣一番剖析讓男友感到非常委屈,同時也很生氣:本來不會拒絕別人已經讓自己很難受了,結果,女友不僅不予以安慰,還因此誤解自己,甚至質疑自己的人品。
在這種情境下,兩個人接下來的爭吵和冷戰就在所難免了。
有些人不僅自己擅長讀心術,還要求愛人也必須掌握讀心術。
這類人的邏輯往往是:在一起這麼久了,我怎麼想的你還能不知道嗎? 如果你不知道,那就說明你心裡根本沒有我,你根本不愛我!
在這樣的邏輯下,愛人開始內疚、自責、使勁兒猜測,最後可能還是無法瞭解伴侶的需求,兩個人都會因此感到挫敗和沮喪。
其實,人和人之間存在很多差異,也都在不斷變化,無端猜測必然會妨礙彼此間真正的理解。
第二個常見的溝通障礙是語言暴力。
中國有句古話「良言一句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」,很多人喜歡用這句話勸說別人好好說話。 可一旦自己的負面情緒被喚醒,就什麼都顧不上了,把語言當作一把利器,發洩自己的情緒,攻擊和報復伴侶。 這時,講出來的話可謂異常暴力。
語言暴力的人對伴侶的某些行為感到不滿時,會直接上升到道德層面,對其進行人身攻擊。
比如,丈夫忘記妻子的生日,妻子很失望。 不管丈夫怎麼解釋,妻子根本不聽,而是說:“你就是個極度自私、冷漠的人。 ”
這時的妻子全然忘了上次愛人半夜帶自己看病時的感動和溫暖,用最狠的話來宣洩自己此時的不快。
所以,當我們隨意評判伴侶,隨意將伴侶與他人進行比較,把問題的原因都推給對方,從不反思自己的問題時,我們和對方的語言互動一定是充滿了暴力和傷害的。 語言暴力導致人們陷入負面情緒和對抗中,很難進行理性溝通,因而對溝通造成很大阻礙。
還有一個給溝通造成困擾的問題是溝通者信息的編碼和解碼障礙。
溝通者不能很具體地表達自己的想法,接收者也不去積極地澄清核實,使得溝通基本無效。
比如,妻子聲嘶力竭地對丈夫說:“請你以後尊重我一下,好不好? “丈夫連連點頭說:”好的好的,一定會的。 ”
但隨後,妻子痛苦地發現,丈夫完全沒有改變,丈夫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了。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?
原因就在於妻子表達時編碼不清晰。 很多行為都與尊重有關,丈夫並不知道她在意的到底是什麼,其實她是希望丈夫以後不要亂動自己的東西,但沒有具體表達出來。 結果,在解碼過程中,丈夫理解成了妻子希望自己以後不要對她發表不同的看法。
可見,溝通中的清晰表達和反饋澄清多麼重要。
學會良好溝通,讓親密關係更幸福
講了這麼多不良溝通,現在該講什麼是良好而有效的溝通了。
首先,我們要對溝通抱有積極、開放、真誠的態度。
我們不是神仙,要接納自己對一些事情有所不知,同時要相信,通過真誠的溝通,能了解別人更多的所思所想,來獲得我們所需要的安全感和歸屬感。
我們還要建立一定的界限,因為即便是夫妻,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。 我們要尊重他人的權利,用平等、商榷的方式進行溝通,進而達成兩個人的共識,從而建設親密的關係。
除了溝通的態度外,溝通的技能也是需要我們不斷練習提升的。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,就是把內心的想法進行精確表述,從而減少他人誤讀、誤判的可能性。
比如,一位妻子對丈夫說:“聽說婆婆下周不來我們家,真是太好啦! “這時,丈夫會很自然地認為,妻子是在表明她不歡迎他的媽媽來家裡,因此可能會很不開心。
如果妻子在說話時能夠把原因同時說出來,比如因為他下周有考試,不能好好招待婆婆,如此就能避免誤會。
當然,如果丈夫掌握了傾聽中的核實澄清技術,這樣的誤會也是有機會避免的。
比如,丈夫以自己對妻子一貫的瞭解,確信她並不是那麼苛刻的人。 那麼,她為什麼會這樣說呢?
丈夫可以問問妻子:「你是不希望媽媽來我們家嗎? “這時,妻子可能會進一步解釋,也就不會產生誤會了。
不難看出,在親密關係中,只要有一個人掌握了良好的溝通技能,就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發生。
如果兩個人都是溝通高手就更好啦,他們處理事情能夠更加簡單、高效、滿意。
除了正確的態度和有效的溝通技術,溝通中的情感表達也非常重要。
比如,當伴侶向我們傾訴煩惱時,我們不要先忙著出主意,或是批評對方格局小,開始講大道理,而是首先共情他的情感。
比如對他說:「我知道你現在肯定特別沮喪。 “”如果換作我遇到這樣的事情,也會很不舒服。” 這樣一來,伴侶會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,情緒就會得到很好的安撫。
然後,等伴侶提出尋求説明的需求時,比如「你說我怎麼辦」; 得到伴侶的授權,比如“你來幫我分析分析”,我們再進行下一步的溝通,可能對伴侶會更有説明。 因為此刻他的情緒已經平復了,可以對事情進行理性思考與討論。
此外,在溝通中,我們還要特別注意情緒自律。
有時我們溝通很有壓力的事件,比如要不要生小孩; 我們對事情的態度有非常大的分歧,比如要不要借家裡人錢。 這時候,負面情緒就特別容易被喚醒,我們也會進入不理智的狀態,此時的溝通會特別容易發生衝突,說出很傷人或很情緒化的話,給親密關係蒙上不易消除的陰影。
在面對可能喚醒負面情緒的情境,兩個人要提前建立溝通邊界,說話要冷靜、平和,不去抱怨彼此,更不能諷刺、挖苦、鄙視、嘲笑對方。
如果兩個人的情緒不能很好地控制,要學會暫停,可以暫停10分鐘,或出去轉一圈回來再溝通,這樣可以使大腦的理性得到更好的恢復,確保溝通不會變成傷人的爭吵。
總之,好的婚姻光有美好的愛情是不夠的,還需要兩個人真正地成長。 讓我們從溝通開始,學習成為富有愛的能力的人。
積極心理學家,中科院心理所校友會副秘書長,國家級精品課主講教師,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專業委員會委員,北京林業大學應用心理專業研究生副導師。 (《婚姻與家庭》雜誌特約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