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生,大家都很開心。
說起死,大家都不樂意了。
也有人會談及生死,說:「不過度醫療,不拖累子女,也不留什麼骨灰。」
但是到了臨死之前,老人就捨不得離去了,還想盡辦法,多看一看世界。
真正厲害的人,到老的時候,就視死如歸,做到了「生如夏花之絢爛,死如秋葉之靜美」。
01
視死如歸,說明看透了人生。
人老了,誰都知道,要做好減法,學會斷捨離。
斷了什麼呢?離開紅塵嗎?捨去所有的財富嗎?有沒有覺得生死和自己很近?
人也會思考很多的問題:真的有投胎轉世的故事嗎?還是能夠留下靈魂?
看多了人間的故事,也看了很多歷史典故,發現科學無法解釋的問題,把我們帶到一個神奇的世界。
或者你會想,真的到了天堂,遠遠地看著人間,到底發生了什麼。
其實,什麼轉世、三生、來生等,都是人瞎掰的東西。就像妖魔鬼怪一樣,子虛烏有,不過是人想象出來的。
也沒有人,真的可以穿越時空,去其他的朝代。
人死了,如一縷煙塵,一會兒功夫就再也不見了。
詩人說:「悄悄的我走了,正如我悄悄的來;我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。」
我看過鄰居老太太,昨天還和村裏人爭奪一塊菜園。今天就過世了。
菜園上的一把鋤頭,是老太太放的,證明菜園就是她的。可惜,鋤頭只能自己生鏽,腐朽;地也是別人的。
這就證明,老太太是不通透的,整日胡思亂想,還有執念。
那些視死如歸的人,真正做到了斷捨離。他們把「人生是一個過程」的道理,貫徹執行到位了。
北宋的蘇軾,人生經歷了很多波折入獄一次,被貶多次。
他在入獄之前,從地方押解到京城,途經揚州和太湖。痛苦之中,他兩次要投水自盡。因為押解的官差看得嚴謹,才沒有做成。
官員皇甫遵勸說蘇軾:「你死了倒容易,有沒有想過會連累你的家人和你的朋友?」
聽了這句話,蘇軾才安靜下來。
當蘇軾六十歲之後,再看人生,對生死就坦然了。正如他的詩句:「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繫之舟。」
不管刮風下雨,還是風和日麗,只要你安靜地過日子,每天都是賺來的。至於哪天過世,那就隨意好了。
02
視死如歸,說明內心很強大。
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,因為被鍾會陷害,落得一個問斬的結局。
嵇康面對生死,一點都不懼怕。
他看了看太陽的影子,算了一下問斬的時間,然後從哥哥手裡,要來古琴,彈奏了《廣陵散》。
演奏之後,他說:「以前有人要學《廣陵散》,我沒有教。恐怕以後要失傳了。」
接著,他從容地走向問斬台。
清代學者金聖嘆,年輕的時候去遊玩。
夜裡,他在一座古寺裡,看到一本好書,要借回家。主持說:「借書是可以的,但是我要考考你。聽著,上聯是——半夜二更半。」
想了很久,都沒有下聯,他只能帶著遺憾離開。
多年後,他犯法了,被抓起來。
在牢獄裡,他盯著窗外的月亮,靈機一動,就想到了下聯——中秋八月中。
他讓兒子把下聯寫下來,送給主持,自己從容赴死。
能在生死的關頭,思考很有哲理的問題,把生死都放在一邊。這是了不起的格局。
亦舒在《直至海枯石爛》中說:「做人凡事要靜,靜靜地來,靜靜地去,靜靜努力,靜靜收穫,切忌喧嘩。」
接納了一切,那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。什麼都在心中,什麼也不在心中,來來往往的外物,都是自由的。
古人云:「心靜則神清,心亂則神亂。」
心強大了,那麼人就不會亂,精神也會很飽滿。就算身體病入膏肓,人還是陽光的,睜開眼,發現自己又多賺了一天,幸運得很。
非要離開這個世界,也無妨,就好好告別,逐一告別。
03
視死如歸,說明子孫都很幸福。
看了一個故事:一個老太太孟阿香,養了幾個智商偏低的兒子,也都沒有找對象。
老太太擔心自己過世了,兒子們過不下去,就拼命省吃儉用,留下一千斤穀子。
她還反複交代懂事一些的那個兒子,一定要保證大家吃飽。
顯然,老太太是不捨得離開的,她知道自己的使命沒有完成。
生兒育女一輩子,就是希望兒女過得好,順順利利的。
看到兒女過不好,比自己挨餓還難受。因此,父母會拼命去幹活,求財富,修建房子等。
看到兒女都很好,能自食其力,有婚姻,工作穩定,還常常去旅遊,父母就很放心了。
一個人做到視死如歸,很多因素,是和子女的生活狀態分不開的。
大家庭越幸福,老人的晚年越愉悅,那麼他反而不會一直貪念紅塵,而是覺得自己這一生,心滿意足了。
04
其實一個人活七十歲,還是活八十歲,九十歲,不是那麼重要。
重要的是,生活要有質量,而不是每天都苟延殘喘。
活得快樂,每一天都是賺的;活得痛苦,每一天都是虧的。
因而我們的一輩子,不要盲求什麼大富大貴,不要苛求長壽,而是改變自己的精神世界,培育一個像樣的家庭。
珍惜夫妻緣分,培養兒女獨立的能力,多讀幾本書,多做一些善事,那就在死之前,可以笑著告別。
莊子說:「生亦何歡,死亦何懼。」
豐子愷說:「不畏將來,不念過往,如此,安好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