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國平說過:
「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區別,不在物質的貧富,社會方面的境遇。
是內在的素質和層次,把人分出了偉大與渺小,優秀與平庸。」
有的人醉心於三五成群的消遣;有的人專注於一步一腳印的努力。
人和人之間的差距都是在悄無聲息間拉開的。
垂涎別人的風光、抱怨自己的不濟,不如沉下心來提升自己。
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,以下4種分享給你,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活出精彩。
01
修煉好屏蔽力
荷蘭暢銷書作家羅伊·馬丁納曾說:
「我生命裡最大的突破之一,就是不再為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擔憂。
只有我們不需要外界的讚美時,才會變得自由。」
不為外界的聲音所擾,不因他人的眼光迷失,才是難得的清醒。
作家、編劇周梅森,從中學起就一邊在煤礦勤工儉學,一邊開始寫作。
煤礦裡包炸藥的紙張在過蠟之前要被裁剪,他每次都去收集切下來的邊紙條,那是他寫作的稿紙。
高中畢業後,他被分配到當地煤礦工作。
又累又苦的活沒有湮滅他的寫作熱情,晚上工友們休息後,他就埋頭寫作。
幾年間,他把寫成的幾個電影劇本和3部長篇小說,先後寄給編輯,卻沒有一個發表。
工友們嘲笑他:「別做作家夢嘍!」
就連郵差大老遠看見他,語氣裡都藏著幾分戲謔,「周梅森又被退稿了!」
周圍人的勸說和嘲諷,他從不在意,仍然堅持寫作。
22歲,周梅森在《新華日報》上發表了處女作,用作品默默回擊了質疑聲。
這些年,他的小說《人民的名義》《人民的財產》《大博弈》等被放上熒幕後,深受觀眾喜愛,也屢創收視新高。
生活是自己的,別人的閒言碎語,無須在意。
人生在世,我們無法面面俱到,也很難八面玲瓏。
倘若我們太關注無用的資訊,太在意別人的看法,反而會使自己的生活一團亂麻。
生命很貴,別在無謂的人和事上浪費。
修煉好屏蔽力,留時間和精力為自己賦能,在紛擾的世間默默守護好自己的燈火。
02
保持空杯心態
屠呦呦很少接受記者採訪,一心只做科研。
即便獲獎後,記者採訪她,她也淡淡地說:
「榮譽都是過去,現在得幹活了。」
拒絕在功勞簿上躺平,懂得一切歸零,才能以最好的狀態輕裝前行。
有桌球「初代大魔王」之稱的鄧亞萍,在役期間拿了18個世界冠軍,連續八年排名乒壇第一。
她卻沒有沾沾自喜,在快要退役之際,毅然把成就歸零,進入清華大學學習英語。
剛進入清華的時候,鄧亞萍的英語底子很弱,有一次老師讓她默寫26個字母,她都寫不全。
但她沒有沮喪,決定一切從零開始,每天早上5點起床到晚上12點睡覺,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用在學習上。
她還給自己定下「三個一」的規矩:從第一個字母學起,從第一個單詞背起,從課本第一頁讀起。
4年後,鄧亞萍拿到清華大學英語系學士學位。
從清華畢業後,她仍堅持學習深造,最終拿到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。
鄧亞萍勇於將人生歸零,在不同領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。
李小龍說:
「清空你的杯子,方能再行注滿,空無以求全。」
人生亦如此,一味沉浸於已有的成績,自命不凡、目空一切,反而難有進步和成長。
傍晚的夕陽再綺麗,也無法成為明天的太陽;
過去的成就再輝煌,都左右不了你未來的方向。
不因榮譽沾沾自喜,方能身心自在、重新出發;
不因成就自滿自大,才能錨定目標、堅定向前。
保持空杯心態,不斷吐故納新,一步一步積蓄力量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03
做過程主義者
谷愛凌曾說:
「我不是為了拿奧運獎牌而滑雪,我只是享受一件事,再順便去贏。」
上學那會,她經常背著大雪板包、一大袋衣服,輾轉於雪場和學校間。
週末也常在練習,有時為了不打亂訓練節奏,她能堅持好幾個小時不吃不喝。
在她的滑雪生涯裡,摔倒、受傷是家常便飯,甚至好幾次因為挑戰高難度動作摔倒骨折。
但她從未放棄,始終專注在滑雪這件事本身。
專注於做事的過程,不設必須達成的目的,有時候反而更接近成功。
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走高空鋼索表演者,他的技藝嘆為觀止,在以往的演出中從未有過失誤。
一次,馬戲團要為美國知名人士表演,瓦倫達的走鋼索也被定為要表演的項目。
瓦倫達知道,如果完成好此次表演,會對自己和馬戲團帶來莫大好處。
他抱著必須贏的想法,做著準備。
表演那天,他一反常態,連平常的簡單動作都沒完成,不幸從鋼索上摔下身亡。
他的妻子事後接受採訪說,他太想完成節目,沒法專注表演,導致了悲劇。
太看重結果,就會陷入無盡的擔憂,反而容易事與願違。
我們都會給自己設定目標,有的人只盯目標,一旦跌到,往往會自暴自棄、一蹶不振;
有的人關注過程,即便跌倒,也會汲取經驗、整裝待發。
林清玄在《一心一境》中說過:
「人生的最大意義不在奔赴某一目的,而在承擔每個過程。」
人生漫漫,比達成目標,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提升自己。
享受過程,心無旁騖,有一種結果,它叫水到渠成。
04
和磁場相近的人同行
《禮記》中曾言:「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。」
成長路上,與磁場相近的人同行至關重要。
華羅庚的數學成就,離不開老師王維克的指引。
他愛看書,時常跑到王維克家裡借書。
但每次都是漫無目的地看,大多時候也都淺嘗輒止。
王維克時常勸誡他,學習就像挖井,要在對的地方深挖,才能出水。
於是,他便開始專注涉獵數學書籍,專心做起研究。
有一次,華羅庚拿著寫好的「福爾瑪最後定理之證明」論文,信心滿滿地交給王維克,想得到老師的讚揚。
王維克卻指出他論證的不足,並語重心長地和他談論如何沉心學術。
那次交談,讓他受益匪淺,自此做研究的態度更加嚴謹。
在王維克亦師亦友的指導下,華羅庚深入研究數論,解決了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等一系列世界性問題。
巴菲特曾說,「想成為最優秀的人,就要向最優秀的人學習。」
人很容易受身邊人影響,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、不自知的。
和錯的人一起,就像陷入泥沼之中,會消耗你、拖垮你,直到將你完全吞噬;
和磁場相近的人在一起,就如無形中有一盞明燈,會照亮你、指引你,讓你在黑暗裡找到方向。
每個人都有失敗落寞的時刻,和磁場相近的人一起,就有重振旗鼓、逆風翻盤的機會。
每個人也都自帶磁場,對的人吸引的都是精英,和他們久處,你的三觀會越來越正。
人生開掛的方式,是和對的人並肩同行,一路披荊斬棘,共同奔赴美好。
▽
劉同在《一個人就一個人》書中寫道:
「你把時間花在哪裡,人生的花就會開在哪兒。」
花時間提升自己,生活會贈你以玫瑰。
修煉好屏蔽力,摒棄無謂的干擾,生活才能高效美好;
保持空杯心態,放下過去的光環,未來方能乘風破浪;
做過程主義者,專注當下的過程,人生自會豁然開朗;
和對的人同行,保持前進的姿態,生命必將恣意綻放。
人生下半場,願我們都在自我提升的路上,歷經風雨捶打,去見詩和遠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