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畢業那一天,很多同學抱頭痛哭,難捨難分。
畢業多年後,有人拉一個群,讓同學們在網路相見,一起聊過去的故事。
就在我們以為“同學請,一生情”的時候,卻陡然發現,每次聚會,都聚不齊。
更現實的是,第一次大聚會,人數還算多,後來的聚會,人數越來越少了。
到底是什麼情況,導致很多同學,在群裏,卻不說話,又沒有打算退群,參加聚會呢?
01
混得不好的人,在老同學面前顯得沒面子。
人要臉,樹要皮。在任何場所,人都希望自己是一顆閃耀的星星,一開口就被大家點贊。
若是一開口,就被大家恥笑,或者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,這就讓人很尷尬,渾身不舒服。
也許同學之間,並沒有各種攀比,也不會嘲笑誰,但是人愛面子的一面,無法徹底抹去。
尤其是一些曾經做了班幹部,在班裏很出風頭的人,後來到社會上,混得很糟糕,面子就更是碎了一地。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一書中說:“世界本身並不複雜,是我們把世界看得複雜。”
確實,人與人交往,我們會忍不住在乎他人的眼神,咀嚼他人的話,從而給自己帶來精神內耗。
群聊、聚會一開始,就想到自己卑微的樣子,有一種“無顏見江東父老”的滋味,那麼還不如隱身,閉嘴。
02
看透社交本質的人,不會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利益、遙不可及的人身上。
離開學校,同學們開啟了四海為家的工作模式。
經歷了多年的社會磨礪,同學們的經濟和地位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尤其是人的三觀,也變得大不一樣了。
真正能夠為自己所用的同學,已經轉換成“朋友、合作人”之類的關係,大家都習慣私下交流。此外,一大群同學,都是可有可無的人。
撇開利益的因素,我們還可以發現,很多同學並不在本地混,他們去了外省。
從外省趕到家鄉去聚會,也單純是為了一次聚會,其概率有多大?想一想,就是不太可能的。
多少人,幾年都沒有回家鄉了?他們的事業發展、小家庭的發展,都是外地。因此,人脈圈也在外地。
俗話說:“縣官不如現管。”再好的同學,要互相幫助,也是鞭長莫及的樣子,而身邊的人,還可以搭把手。
社交,無非是錢財利益、情緒價值之類的交換,若是不能,那就算了。
03
習慣旁觀的人,在群裏看大家聊天,尋找一點點青春的回憶。
為什麼不參加聚會,也不聊天,但是也不退群呢?
大部分的同學群裏,能夠常常聊天的人,也就那麼幾個“熟面孔”。他們一般是性格外向,喜歡展示自己,或者是喜歡組織聚會的人。也有一部分人,在外頭混得不錯,炫耀一番。
當然,也有一些同學,會聊起往事,說讀書的時候,誰喜歡誰,誰追求誰,誰幫助了誰。也有一些曾經不敢說,後來大膽說的故事。
當然,我們還可以通過同學群,看到同學們的變化。有的同學,曾經一頭烏髮,後來也禿頂了,早已不是當初的白衣少年;有的同學,還一點都不顯老,也喜歡打扮;有的同學,已經做奶奶了,卻還保持青春的樣子。
看到同學們一路上的改變,真的令人感慨萬千。不過,自己感慨就好了,不要告訴大家。
也許在外地混,不想參加聚會的人,通過其他同學的小聚,也能夠看到青春的影子。
長期不開口聊天,不等於直接忘記大家了。也許每一條消息,都看過,都會觸動自己。
04
懂得為人生留退路的人,不和同學交往也不退群,來日也許用得上。
“三十年河西,三十年河東”,這人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,三五句話說不清。
今天在外地混的同學,也許在明天回到了本地;今天在本地混的同學,也許改天就到了外地。
一些在外地混的同學,但是戶口還在家鄉,對於家鄉的一些體制內的同學,是需要保留關係的。
萬一有一天,為了到家鄉買房子,辦理戶籍,或者開證明等,這就涉及到關係網的問題了。
保留了同學群,其實就是保留了一個潛在的關係網。
從同學群裏,直接“艾特”某個同學,和貿然去找某個同學私聊,這情況是大不一樣的。在群體的人,格外有一種親切感。
事實上,某個同學幫不了你,但是你在群裏表達了訴求,就有其他的同學,會搭話,可以幫助到你。
世界萬物都在變,誰都不能做一根筋的人。預留方方面面的退路,這才是聰明。
05
阿德勒心理學認為:“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。”
是啊,對於那些在同學群裏,不說話,不參加聚會的人,我們不要過多去排斥他們,尊重他們的選擇。
有人喜歡熱熱鬧鬧的聚會,有人喜歡炫耀,也有人一直低調,還有人習慣了隱身,各有千秋。
天下無不散的筵席。從畢業那一天,我們的同學情誼,就慢慢淡了。後來又在群裏相聚,那也是多了一種聯繫方式,而不是把一個班的感情,都找回來了。
允許每個人做自己,比起苛求人參加聚會,在群裏展示自己,顯得更加有修養。
如果一天你也不想聚會,就大大方方地拒絕邀約好了。
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,順其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