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我們總以為,有一個老人在家,幾代同堂,就是福氣。看到別家有長壽老人,還會羡慕不已。

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我們總以為,有一個老人在家,幾代同堂,就是福氣。看到別家有長壽老人,還會羡慕不已。
從字面上看,就是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的人。白居易說:“花非花,霧非霧。夜半來,天明去。來如春夢幾多時,去似朝雲無覓處。”
看過這樣一段話:“人這一生會遇到8263563人,會和3619人熟悉,會和275人親近,但最終都會消散在人海。”
頹廢的人說:“人生毫無意義,遲早都是一縷青煙。”努力工作的人說:“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,就是意義。”生病的人說:“身體健康,就有意義。”父母說:“養大兒女,最有意義。”關於人生的意義,是沒有定論的,每個
有人說:“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家庭的手。”確實是這樣的,媽媽在家裏承擔相夫教子的任務。家庭最的福氣,不是錢財巨多,莫過於有幾個比父母更厲害的兒女。一位三觀很正的媽媽,總能讓兒女養成好的習慣,保持積極向
張愛玲在小說《半生緣》裏寫道:“人到中年的男人,時常會覺得孤獨,因為他一睜開眼睛,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,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。”別以為男人都是大老闆,是位高權重的人,有家庭背景的人。
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人就來找我,想成為你真誠的朋友!/1/有人說過,人到中年以後,正值多事之秋。
很多人說:“人與人交往,始於顏值,成於才華,終於人品。”其實不是這樣的,很多人品不錯,彼此熟悉的人群,也會走散。
父愛如山,母愛如水。小時候,總希望父親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人,可以讓自己拼爹。隨著自己慢慢長大,越發覺得,父親太普通了,甚至連買房這樣的事情,都幫不上忙。再往後,自己也做了父親,到了中年,什麼都是有利有弊
人老了,需要想一想這樣的一個觀點:再孝順的兒女,也要問一問兒媳或者女婿的態度。畢竟,兒女結婚了,夫妻是一小家人,和父母是一大家人。可恨的是,很多老人在能夠活蹦亂跳的時候,習慣性“內外有別”,把兒媳、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