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曰:“風雨瓢泉夜半,花草雪樓春到,老子已菟裘。”
走過風雨交加的上半生,本以為日子消停了,沒想到,接下來是風雨飄搖的後半生。
若要過春風得意的日子,就要調整自己的心態,積極謀劃生活,學會靠自己。
不管多大年紀,“宜未雨而綢繆,勿臨渴而掘井”。
學會深藏不露吧,退休的生活,越來越好。

01
社交,不漏“富”。
退休老人,相對來說,經濟條件比沒有退休的老人好一點。
大家在一起聊天,就會說到退休金多少,生活開銷多少,曾經工作的時候,領取多少工資,獎金。
無形之中,退休老人就顯得高人一節,也引起大家的羡慕。但是矮一截的人,內心是很不愉快的,覺得社會不公平,會有戾氣。
一些不良商家,知道某個老人有錢,指不定就盯上了。欺騙,不是貿然出現的,而是人家在“精准欺騙”。
從氣勢上壓制別人,是情商很低的行為。
暴露財富,是引發嫉妒和算計的開始。裝窮,會讓你回歸普通,也讓在人群中,遊刃有餘。人與人,少了攀比,交流就容易多了。
02
夫妻,不露“厭”。
有人說:“拉著情人的手,心都在顫抖;握著老婆的手,就是左手握右手。”
確實,夫妻相伴多年,早已沒有了秘密。生活中的爭吵,讓人很是心累。
中年的時候,育兒苦,孝順父母苦。工作更苦,把生活的積極性也磨滅了。
也許很多夫妻,慢慢過成了“室友、鄰居”。
到了退休,你想一個人出去走一走,不奇怪。但是你千萬不要厭惡愛人。因為他,會陪你度過晚年。
尤其是兒女去遠方打工之後,你和老伴,就是相依為命的人。你有什麼病痛,還得靠愛人來照顧。
一日三餐,是老伴陪你吃的。
沒有了生活的壓力,和老伴重新戀愛,一起旅行,一起逛街,這日子會安靜而富貴。

03
生病,不露“苦”。
不出意外的話,誰都希望自己活萬萬年。
可是生老病死,是沒有辦法逃避的。退休了,意味著年紀大了,病痛也開始了。
令人煩躁的是,生病之後,很長時間都不好。比較年輕那會,這日子苦多了。
也有一些老人,一旦生病,就叫苦連天,以為自己活不久。
病房裏,一個叫苦的老人,會讓大家都很煩躁。
別叫苦了,微笑面對病痛,反而會好的快一些,也會給身邊的人更多正能量。
聰明的人,就是自己生病了,也不會告訴別人。畢竟,每個人都來問一問,哪里很痛,哪里很受傷,還會增加痛苦,揭開傷疤。
身體得病了,不能阻擋,但是心靈病了,會不會好起來,完全取決於你自己。
04
學習,不露“倦”。
明朝學者李贄,做官多年,又寫下了《童心說》《藏書》和《陽明學案》等。可謂是才高八斗。
他到了晚年,卻說:“我五十歲的時候,如一條狗一樣,讀書沒有了自己的見解,只是跟著其他的狗一起叫,若問我為什麼叫,我就啞口無言了。”
孔子也說過:“誨人不倦,學而不厭。”
人一輩子,都不要停止學習。還要教會身邊的人,如何用新知識,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方便。
我們看到一些老人,看垃圾視頻,手勢飛快。讓人去買車票、網路掛號,就不知所措了。這哪里是沒有時間學習,哪里是學不會,明顯是“不願意學習”。
退休了,一直學習下去,和時代同步進步。時代的發展,就是晚年生活的便捷。

05
外出,不露“氣”。
生氣,不僅僅氣壞身體,更會引發人與人之間的火氣、怒氣。
“衝動是魔鬼”,別以為你一把年紀了,誰都會讓著你。那些氣急敗壞的年輕人,會不顧後果對對你動手。
有一段時間,“外賣小哥打兩老人”的資訊,被大家議論。

在山東濟南街頭,一位外賣小哥去送餐,兩個老人逆向騎車,擋住去路。雙方有摩擦之後,老人居然抄起頭盔。老人的妻子也參與打鬥。
外賣小哥情緒失控,就揮舞了拳頭。
是的,老人沒有想到,小哥會動手,自己會吃虧。一把年紀的人,哪里是年輕人的對手啊。
事後,小哥會受到對應的處罰,還有賠償。但是老人也會痛苦很長時間,甚至要躺著生活。這,根本就沒有贏家。
退休老人,你應該有涵養,遵守社會規則。若別人不尊重你,沒有規則,你還應該禮貌指出和幫助,對方不聽你的,就算了,別硬耗著。
得饒人處且饒人,放過了他人,自己也會過得順溜。
06
帶娃,不露“煩”。
老人要不要去帶娃,這是一個大家熱議的話題。
有人說,兒孫自有兒孫福,別管。
有人說,兒孫的難,幫一點是一點。
事實上,大部分的老人,還是會去帶娃。哪能看著兒女的生活,陷入困境呢?
可是帶娃是很煩躁的。現在的孩子,嬌生慣養的情況很多。娃也要學很多東西,難免帶娃的要求也高。
千萬不要煩躁,做些“把娃丟路邊、給娃一巴掌”之類的蠢事。煩躁是沒有用的,只能學會忍耐,自我心情調節。
和娃做朋友,在週末的時候,讓兒女自己帶娃,大家輪班,總是會好很多。
07
《小窗幽記》有句話說:“藏巧於拙,用晦而明,寓清於濁,以屈為伸。”
遇到任何事情,都要用巧勁,不要蠻幹。
把野蠻、鋒利的部分藏起來了,溫潤的部分就露出來了。
退休了,做一個慈祥的老人,不害人,不傷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