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百科丨做完這12件事,焦慮突然就少了

心理百科丨做完這12件事,焦慮突然就少了
“敵意化投射”,簡單來說,就是將自己內心的敵意、憤怒或負面情緒等不能容忍的特質歸咎於他人,並認為他人對自己同樣懷有惡意,使用厭惡和指責來和自己劃清界限。 當出現和自己三觀不一致的對象,內心不成熟的人,
隨著結婚程序的不斷“簡化”、離婚程序的不斷“升級”,很多年輕人敏銳地發現——結婚容易離婚難。 為了給婚姻增加更多保障,婚前「坦白局」正在情侶中漸漸「走俏」。。 所謂「坦白局」,指的是熱戀中的情侶在進入
近日,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(省腦科醫院)睡眠障礙及神經症科接診了一位15歲的初三學生小李。 他雙手手腕上佈滿了反覆割傷的疤痕,這一情景令人痛心。 當接診醫生詢問他割腕時的感受時,小李回答道:「不疼,反而
焦慮,是一種人人都會有的情緒,但很少有人知道,焦慮障礙,是一種會嚴重影響生活的心理疾病(通俗來講,我們把它叫做焦慮症)。 就連身處其中的人,可能也意識不到,自己已經受焦慮困擾。 很多得過焦慮症的人,回
明明很喜歡對方,卻故作高冷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; 明明不喜歡一個人,卻會笑臉相迎; 明明想拒絕某件事,最後卻很快地答應下來; 明明捨不得花錢,但在需要買單的場合卻十分積極; …… 在人際關係中,經常
人有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,重要的是如何恰當表達情緒。 對家長來說,説明孩子合理表達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一課。 想要説明孩子合理表達情緒,首先要認識什麼是情緒。 有個表達叫作「情緒顆粒度」,指的是在不同情
親密關係中的矛盾和糾葛是如今心理諮詢行業中常見的案例,很多夫妻和情侶陷於“相愛容易相處難”的困境,維持一段健康良好的親密關係似乎成為了一件很困難的事,甚至讓雙方的心理狀態出現了問題,產生焦慮、易怒等問
11月20日 是聯合國世界兒童日 它是聯合國發起的紀念日 以促進兒童保護、福利和教育等事業發展 號召全世界人民給予兒童 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兒童更多關注 今年的主題是: 傾聽每個心聲,點亮兒童未來 今年世
在諮詢工作中,常常遇到這類問題:我無法忍受別人不理解自己,感覺很絕望、很委屈,甚至很憤怒,為什麼沒有人能理解自己? 這種疑惑會存在於親密關係中,也會體現在友情和日常的社會交往中,諮詢中來訪者表達這種情